都是些没本事的人,才会倒插门。”
楚大:“笑话,如果妹妹真的被陛下赏识,有的是大臣愿意把家中相貌出色的晚辈送到府里。”
“行了,我喊你们过来不是让你们争吵昕儿的婚事,是要与你们商议是否要让昕儿入国子监。”楚父打断两个儿子的争吵。
“父亲,儿子觉得可行,妹妹说不定能振兴我们楚家。”楚大明确表态。
楚二面露犹豫,“父亲,如果小妹不忌讳男女大防的话,儿子也没什么意见。”
“你觉得陛下会在意男女大防吗?”楚大看着自己这个迂腐的弟弟颇为碍眼,恨不得揪着他的耳朵说话。
“目光放长远些,军中都有不少女将军了/如今内阁大学士也是陛下指定的女官,文武百官的奏折都要被拿两位过目一遍,你觉她们会在意男女大防吗?”
“那些官员一个个都是人精,看起来谁都没有动,实际上都不知道让手下的管家给两位大学士送了多少东西。”
楚二被怼得有些不开心,“大哥如此支持妹妹,是不是在为自己的两个女儿提前筹谋?”
“是又如何?为父者不为* 子女筹谋,难道为外人筹谋不成?”楚大没忍住翻了个白眼,很是不斯文。
楚父摸了摸自己有些发白的胡须,心中的想法逐渐在两个儿子的争吵中变得明了。
“老大,明日你陪着昕儿走一趟,带着我的亲笔信去国子监报名。”楚父下定决心,准备把振兴家族的重任交付到楚昕身上。
类似的争吵也在许多官员的书房里发生,能做到五品以上官职以上的人,不是有家学渊源就是有贵人提携。
他们大多明白要好好教育子女,不管是儿子和女儿,多学会一点东西总是没错的。
一百个国子监名额看起来不少,但这里可是京城。天子脚下的达官贵族不要太多,随便抓一个出来说不定都是五品,一百个名额可不够均分。
国子监的扩招计划,在司雯、礼部尚书和国子监祭酒共同协作下,在十月初就落实完毕,一百个人的生平概况被整理好,送到御案上。
闻青云掀起杯盖喝了一口热茶,拿着奏折翻看起来,视线飞快略过这一百个人的名字,最后停留在楚昕两个字上。
文渊阁大学士之女,楚昕,年十七,擅诗词策论,在入学考核为甲等。
闻青云拿起朱笔,把楚昕这个名字圈了出来。
“恩科安排得如何了?”闻青云开口问道。
“回陛下,考场已经备好,按照男女分开设立,搜身官兵也特意安排了女兵,其余炭盆、棉被、蜡烛等皆以备好。”司雯低头回话,有条不紊地开始汇报。
通常春闱都是在三月举行,天气早已转暖,来考试的学子只需要多穿几件单衣就能熬一熬。
可如今这次恩科开在十一月,正是寒日冬月时节,如果考场不准备取暖物件,一场考试下来就能让考生冻死大半。
没冻死的,出去也保底是个风寒,能不能撑到放榜都不好说。
听到需要自己敲定考题后,闻青云放下朱笔,翻开对应的奏折,上面有一些建议。
“前面两场考题你定,策论的话,就论女子为官可不可行吧。”闻青云单手撑着下巴,把奏折撇到一边去,不想看这些迂腐的选题。
“恩科主考官由礼部尚书担任,两位副考官由你们姐妹两人担任。”闻青云视线落在司雯身上,“司雯,你们姐妹二人不会让朕失望的吧?”
“臣接旨,臣和姐姐定不负陛下所托。”司雯跪下接旨,眼里满是对闻青云的狂热。
只要是陛下的旨意,她和姐姐都会不计一切代价落实下去,无论旨意是什么。
闻青云挑着重要奏折大概批阅了几本,随后换上白色常服,在午膳后带着亲卫出宫,直奔国子监而去。
与此同时,多出一百位女学生的国子监还不知道顶头上司要来巡逻,部分博士、学正在祭酒的默许下,正在给女学生立规矩。
“凡是入国子监者,皆需要遵守这些规矩。尔等虽为陛下特许入学,但在国子监就读,依旧在从正义、崇志、广业三堂开始,熟习儒经至少一年半,随后……”
国子监的学生可以免院试直接参加乡试,而这一批女学生则是能跳过乡试参与恩科会试,让余下三千多监生很是羡慕。
祭酒作为最高长官,内心对新帝的做法也是不赞同的。
只不过祭酒不敢反驳新帝,于是默许手下负责教学的博士学正,给这些女学生一个下马威。
恩科在一个月后举行,换做正常情况,国子监的夫子们应该针对性对这一批学生进行培训,告诉她们大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