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后面,徐秋云的声音都变小了。
白远的表情也跟着变成了流汗黄豆。
好家伙,合着我军只算主力作战部队……连神秘势力配合打游击的部队都不算,敌军就连烧炉子捡柴禾的大爷都得算上。
何况还有三个来自普鲁士的师……就算没有完全整编好,可凑一凑还是能出一个师的,好歹也有一两万人呢!
而看徐秋云的架势,就算硬凑也要凑成以少战多的局面是吧?
突然之间,白远有点后悔没让徐秋云去主持新闻部门。
“你……”他指着徐秋云指了半天,没想出什么话,最后只得变成了大拇指,“你说的没错,此战我们以少战多,一定要登报大肆宣扬,才不负国民之期望!”
事实上,日军根本不知道白远在维持东北战场的同时,还能组建起华北集团军,并有这么多的精锐部队。
白远一直在给他们震惊。
从刚开始的在眼皮子底下掏出武器武装部队。
到后面组建几个师的精锐部队,霸占察哈尔并稳住脚跟。
再到动员一个集团军,打算一战按死东关军。
这已经是岛国思考的极限了。
这个暴兵速度,对比进行总动员之前的岛国也不算慢了。
所以他们理所当然的认为这也是白远的极限。
如果让他们知道此时的白远竟然又在华北集结了这么大规模的力量,那他们是打死也不敢起‘截断白远势力首尾’这么荒谬想法的!
有时候,信息差真的很致命!
但白远也不可能当骄兵。
吴敌在东北按着东关军的头打,那是吴敌的本事。
而且鬼子的主战部队差不多有十五万,他的主力精锐也是十五万,属于是一比一的主力配置,而自己的八个步兵师虽然都是精锐级别。
但其中第13、14、15、16四个步兵师是几乎没有血战经历的,还需要磨砺和成长。
最重要的是,万一他亲自指挥战争还打输了,那丢人可就丢大了!
·
“关于作战计划……是按照总座您的设想将整个华北分割成三块。
其中晋省的华北方面军本部,及其下辖的第五师团和独立混成第十五旅团围困在晋省,第一军的第十四师团和第一百一十四师团留在冀省,第二军的第十师团和第十六师团流放齐省。”
“其中晋省战场是最先行动,我军会先撤出两个卫队旅,并由我派出的那个团(含三个步兵营)负责断后,然后借着日军的激进心理,将他们放进忻州。
忻州的地形四面环山,只有南北两个谷口,本身就易守难攻。
北面在我们自己的手里,南面的地形是个外八字,待到敌军深入,我军便可以关门打狗!”
“嗯……现在已经九月下旬了,离十月也没几天了,我们的动作必须要快,不要等到华南战场崩溃才姗姗赶到!”白远的心里一直盘算着时间。
国府军队的防线一旦崩溃,七十万大军转瞬就会成为溃兵,变成日军待宰的羔羊。
而后金陵要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失守。
由于有华北方面军的存在,白远不可能让部队长翅膀飞过去,只能先行鸡腿寺内寿一,在华北打出一条通路。
这样一来淞沪战场很可能赶不上。
只不过赶不上淞沪就算了,毕竟那里处于日军的舰炮轰炸范围,白远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另外那里的部队太多了,补给也是一个大麻烦。
武器弹药,还有漫长的补给线先不谈,光是食物问题就让人头大。
另外还有时不时的“上峰命令”,白远听还是不听?
听的话,他实在对上级的所谓命令不敢恭维。
不听的话,和友军的作战任务和计划执行又会有冲突,可能演变成一加一等于负一的糟糕局面。
等到金陵的那些高官都撤了,才是他接管华南的大好时机。
他可以抢占时间安顿好华南的一切。
到时候哪怕国府回来……不好意思,你已经是前朝的官了!
在白远脑海里过着政治问题的同时,徐秋云继续说道:“虽然之前第3师、第5师等均有一定的伤亡,但经过短暂的补充,目前都是编制完整,装备齐全。
各师战斗力充沛,战斗意志顽强,完全可以和日军血战!”
说完,徐秋云转头将目光移向付七陆,示意他可以说说卫队旅的情况。
毕竟这里面的旅光他一个军就占了六个。
其余各卫队旅也是他在指挥协调,还有地方民众的动员,这方面也是付七陆在负责。
但他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