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荞麦香里起风波
青石巷的晨雾裹着潮湿的寒意,将屋檐下的铜铃浸得发沉。-2/s¢z/w`./c+o-m′王宁绾着藏青色发带,粗布短衫的肩头洇着汗渍,古铜色的面庞被蒸笼腾起的热气熏得泛红。他掀开竹制蒸笼盖,白雾散尽时,深褐色的荞麦糕点表面泛着温润光泽,细密气孔间渗出的麦香混着槐花蜜的甜腻,引得早起挑担的商贩纷纷驻足。
\"王大夫,给我留两块!\"卖豆腐的李婶踮着脚,竹篮里的豆浆随着动作晃出涟漪,鬓角的银簪在晨光里轻轻颤动,\"我家虎娃积食好些天,就认您这掺着茯苓粉的糕点。\"王宁笑着用草纸包好糕点,余光突然瞥见街角闪过一抹藏蓝。那身影戴着宽檐斗笠,衣角绣着金线云纹——正是孙玉国药铺伙计独有的服饰。
后院突然传来瓷器碎裂的脆响,惊飞了檐下的麻雀。张娜踩着满地碎瓷冲进来,藕荷色裙裾沾满泥浆,腰间的猎户弯刀还在晃荡。这位猎户之女素来走路带风,此刻鬓发散乱,杏眼圆睁:\"西街老赵家的孩子吃完糕点,浑身起了铜钱大的红疹!\"她将半块糕点拍在柜台上,碎屑间几颗暗紫色颗粒滚了出来,在晨光下泛着金属般的冷光。
王雪手中的算盘\"哗啦\"散架,珍珠耳坠随着剧烈的动作撞在脸颊上。她颤抖着拈起银针,针尖刚触及暗紫色颗粒,瞬间泛起诡异的黑斑。药铺外突然炸开喧哗,十几个村民举着药碗撞开木门,为首的汉子脖颈布满红斑,腰间还别着砍柴刀:\"王宁!你说荞麦健脾,我儿子喝了你的药汤,现在上吐下泻!\"
人群骚动间,檀香混着浓烈的汗味扑面而来。孙玉国摇着湘妃竹扇踱进来,月白色锦袍绣着金线云纹,腰间羊脂玉坠子随着步伐轻轻晃动。他眼角的细纹里藏着笑意,声音却满是惋惜:\"早就说过,寒凉之物不可轻信。\"这话引得村民们议论纷纷,指责声如潮水般涌来。
王宁的目光死死钉在人群里的刘二狗身上。这个总爱把灰布衫袖口卷到手肘的混混,此刻却将双手死死揣在袖中,后颈的汗珠顺着衣领不断滚落。王宁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父亲临终前的话在耳边回响:\"医者仁心,当辨百草之性。\"
子时的梆子声惊破夜幕,林婉儿踩着青瓦翩然而至。月光为她的白色面纱镀上银边,月白色劲装外披着的玄色斗篷随风猎猎作响,腰间软剑缠着的褪色红绸,隐约可见干涸的褐色痕迹。\"城北废弃药窖有紫毒藜的气味。\"她指尖轻点桌上的暗紫色颗粒,声音清冷如霜,\"这种毒草只长在城西乱葬岗的腐土里。\"
王宁摩挲着粗陶药罐,罐底\"健脾和胃\"四个字被油灯映得忽明忽暗。当他舀起一勺捣碎的荞麦粉时,深褐色粉末中突然闪过银光——半截银针斜插在粉堆里,针尖泛着青黑色。窗外的秋风卷着晾晒的荞麦沙沙作响,他望着漆黑的夜空,眼中燃起冷冽的光。
第二章 迷雾重重寻真相
秋雨裹着寒意敲打着雕花窗棂,在青石板上砸出细密的水花。王宁将带着晨露的金银花放入药臼,木杵撞击的声音混着雨声,在空荡荡的大堂里回响。\w¢z-s`x.s¢._c-o/m!张娜站在一旁,手中药杵起落间,铜铃铛随着动作发出清脆声响,与窗外的雨声交织成独特的韵律。
\"紫毒藜的果荚与荞麦极为相似。\"张阳药师推了推金丝眼镜,镜片后的目光透着忧虑。这位头发花白的老者,藏青色长袍的袖口磨得发亮,腰间褪色的药香荷包上,还绣着半朵残缺的莲花。他拈起紫毒藜对着烛光细看,枯瘦的手指微微颤抖,\"常人误食,轻则吐泻不止,重则...伤及心脉。\"
王雪正在整理药材,听到这话,手中的账本\"啪\"地掉在地上。她慌忙捡起,发间的白玉簪子随着动作摇晃,映得脸色愈发苍白:\"哥,孙玉国的药铺这几日挤满了人,咱们...该怎么办?\"话音未落,后院突然传来重物倒地的声响,惊得众人脸色骤变。
王宁握紧腰间的药锄,指节泛白:\"婉儿,明日寅时,城西乱葬岗。\"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目光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决心。
乱葬岗的雾气浓稠如墨,腐叶下不时露出森森白骨。林婉儿的软剑出鞘,寒光划破晨雾,剑锋上凝结的水珠折射出冷冽的光。\"有血腥味。\"她突然压低声音,面纱下的睫毛微微颤动,斗篷下的手掌已经扣住三枚银针。
张阳药师突然剧烈咳嗽起来,枯瘦的手抓住王宁的衣袖:\"在...在那里!\"拨开枯黄的野草,成片的紫毒藜在腐土中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