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距离高仙芝的主力部队不远,很快援军便抵达,而突入营地的敌军则全部被斩杀,未造成实质性的破坏。
这一路来,李雄一直可都没有放松过警惕,毕竟在这关键时刻,自已可不想阴沟里翻船。
夜晚结营的时候,可是明哨暗哨,从不缺少,营寨更是觉得无比扎实,甚至这个事情都传到高仙芝的耳朵里,还亲自来看过,然后一笑了之。
有的将领认为这是小题大做,毕竟大军就在不远处,谁敢这时候来劫粮不是找死吗?
但是高仙芝对李雄的做法却异常赞赏,认为自已有意培养的人,确实是没有选错。
不仅办事认真,交代的事情能让自已不用操心,又能打硬仗,又会来事,这让高仙芝更加确定了要培养李雄。
毕竟作为主帅,李雄麾下的人,在小勃律国国都的所作所为,还是有所耳闻的,但是却很有分寸,没有触碰红线。
也没有乱伸手,拿自已不该拿的东西,知道自已该干什么,自已什么定位,很有自知之明。
毕竟打了胜仗,将士们拿点战利品,高仙芝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不再追究,就当没有看到,毕竟大头可都在自已这里。
然而,这次袭击的事情也给众人提了个醒,还是有人敢理虎须的,当运粮队,遭遇攻击的消息,传到高仙芝这里的时候。
高仙芝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知道了!”
这是对李雄的何等放心,毕竟就李雄麾下的战斗力和那坚实的营寨,除非上万人围攻,才有可能攻破,所以高仙芝一点都不急,坐等消息就行。
结果天刚亮就传来消息,偷袭粮草的5000人马,除了少部分人逃脱外,其余人都已被击毙或俘虏。
高芝决通过对这些战俘进行审问得知,原来这些人都是连云堡战败后,逃脱的吐蕃人。
在一个吐蕃逃脱将领的收拢下,组织的这次进攻,他们已是最后一批,遗留在此地的吐蕃军队,这次袭击也全部折在了这里。。
根据审问得来的消息,本来他们是打算攻击高仙芝的部队,结果看到人数太多,便放弃了想法,转而攻击了运粮队,没想到踢上的李雄这个铁板。
这个吐蕃将领到死都没想到,粮食没抢到,反而被李雄一刀给斩了。
当李雄看到救援的人员的到来,并吩咐张少德看好粮草,别率领部队杀了出去,正好迎头撞上吐蕃将领。
见对方居然接连斩杀,自已麾下的士兵,李雄便带着陌刀,迎了上去,没想到对方还有两把刷子,居然和自已对拼了三招。
但是也到此为止了,李雄使出全力向对方砍去,结果对方不敢置信的眼神中,连兵器带人被一刀两断。
然后看也不看对方,便带着麾下众人向前方杀去,在李雄看来,对方是谁不重要,敢来偷袭自已,那就要有做好死亡的准备。
很快,战场发生了一边倒的局面,李雄等人一直追杀到了天亮,只有少部分人逃进深山,才侥幸躲过一劫。
直到天亮,李雄才让麾下收拢俘虏,带着众人向高仙芝复命而去。
李雄解决了战斗后,押送着战俘来到高仙芝的营帐前。高仙芝看着眼前的李雄,满意地点了点头。
李雄禀报了战斗的经过,并将战俘交由高仙芝处置。
芝也对李雄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决定给予他更多的自主权和重任。
发生的这个小插曲,并不能阻挡众人回归的脚步,接下来三天,众人顺利到达了连云堡并和大太监边令诚会合后,就此准备返回安西都护府。
回到连云堡后,高仙芝便向边令诚推荐了李雄这位自已发掘的绝世猛将,并且将一路的功劳一一告知,希望边令诚能够在皇上耳边,为李雄美言几句。
大太监边令臣听闻有如此勇猛的年轻才俊也十分感兴趣,便满口答应了下来。
到了晚上便直接命人召唤李雄前来,这位大太监准备见一见这位高先生口中的绝世猛将。
李雄参见大太监边令诚时,步伐稳健,神色凝重却又不失恭敬。
边令诚身为皇帝特使,此行监督高仙芝的军务,其地位自然非同小可。
李雄深知,与这位大太监打交道,需谨慎行事,不可有丝毫懈怠。
“边公公,末将李雄前来复命。”李雄拱手行礼,言辞谦逊。
边令诚微微眯起双眼,上下打量了一番李雄,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
他听闻过高仙芝对李雄的赞赏,心中自然也对这位年轻将领多了几分好奇与戒备。“李将军辛苦了,此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