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4 章
杨思婉在灵堂中跪了半炷香的功夫,就被宋仁和搀扶起来,起身时宋仁和一直小心护着她的腰,让她借力。
宋仁和身边的太监早早准备好太师椅,凳子上垫着厚厚的垫子,椅背上摆着硬挺丶厚实的腰枕,以便能让未来的皇后娘娘坐的安稳。
杨思婉倚靠在宋仁和坚实的腹/部,眼神哀切而悲伤,望着祖父的棺椁,她哀恸不已。从此以后,她再也没有亲人了,祖父再也不会毫无底线的护着她,为她尽心竭力的操持一切,亲切的唤她婉婉。
这一世的祖父比起上一世战死沙场的悲惨境遇,起码落得个寿终正寝,也给了她充足的准备时间。
比起突降噩耗,杨思婉一天天看着祖父的病情加重,心中早就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她记得祖父临终前,摸着她凸起的孕肚,难得清醒了片刻。杨思婉眼看着祖父脸上挂着笑意离开,似乎已经再无遗憾。
为了延长祖父寿命,他们做了能做的一切,只可惜,人的寿数自有天定,天命不可违。他们只能节哀顺变,尽最后一份孝心。
杨季珇毕竟自微末中来,不愿铺张浪费丶消耗国库金银,只吩咐丧仪一切从简。再加上杨季珇初登基时,并未预想到自己三年便会殒命,也顾念天下初定,不愿让百姓服役,便并未着急修皇陵,
现下陛下葬在何处倒成了问题,最终还是宋仁和选中了一片风水宝地,利用山势圈出一片皇陵,按照祖父吩咐,简单修造了一座地宫,将祖父安葬。并留下旨意,日后诸皇皆藏于此,以轩帝帝陵规制为例,皆不许逾制修建皇陵。
登基大典那日,宋仁和一纸诏书晓谕众臣,即日起,册封杨思婉为皇后,统领六宫,为中宫之主。
顾念杨思婉现下已有八个月的身孕,不宜操劳,宋仁和吩咐礼部推迟封后大典,待皇后诞下龙嗣,再风光补办。
杨思婉自祖父身子衰败之时便一直住在宫中伴驾,原是住在祖父的偏殿里,现下又移居到景宸宫中。此处寝殿临近前朝,更加方便宋仁和每日往返前朝丶后宫。
青英一年以前已经和董玉寒完婚,现在住在原来的侯府之中过日子,他们夫妇二人主要负责管理杨思婉的私産。现下因为担心主子为了先帝之事忧思过度,青英主动进宫伺候,为小姐操持生産之事。
听着前朝登基大典上传来的礼乐,青英忍不住为小姐揪心。听说前几日礼部主张选秀,为皇上填充后宫,皇上并未严词拒绝。小姐本就有傲骨,两人又恩爱非常,如今姑爷登基为皇,只怕之前的海誓山盟,便成了过眼云烟。
杨思婉和青英在一起多年,眼看着她将景宸宫中的俊俏宫女一一打发走,便知她为何事忧虑:“不必如此,他心中有数,不会背叛我。”
青英陪着董玉寒在外巡视小姐的铺子,因此见识了之前在小姐身边从未见识过的新鲜事,她见识了太多表面衣冠楚楚,背后沾花惹草的负心汉。外面的平民男子尚且如此,作为一国之君,想必更是无法免俗。
先帝已经离世,小姐现在没了依仗,日后就算是受了委屈,也没有母家撑腰,让她如何不担心。
“小姐,纵使现在陛下与您恩爱不移,可是十年丶二十年之后呢?色衰爱驰,自然是得防患于未然。就算您不为自己考虑,也得为了您腹中的太子早做打算。起码这几年,陛下身边不能有那些不安分的女子存在。”
杨思婉心知青英是为她好,她没有说什么,看着青英没有过分为难那些宫女,便没有干预,任由她随意折腾了。
宋仁和回到景宸宫时,天色已晚,杨思婉身子重,腿也肿的厉害,正倚在榻上休息。宋仁和一进门,屋内的宫女丶太监们便利落的撤了出去,将屋内的空间留给帝后夫妇二人。
宋仁和净了手,先是俯身亲吻了杨思婉的额头,随后便走到榻尾,将杨思婉肿胀的双脚搭在腿上,轻轻为她按摩,舒缓她双脚的肿胀感。
杨思婉本就觉浅,被按了两下便苏醒过来,看着宋仁和盯着她馒头似的双脚发愁,笑意更深。
眼前的男子身着龙袍,却将她的双脚搭在威严的龙袍之上,认真的研究她双腿上的每个穴位,以便实践太医教他的推拿手法,缓解她的痛苦。明明是九五至尊,可是关上宫门,他便是她最贴心的夫君。
“有没有发现屋内的宫女都被换了。”
宋仁和一进正厅就急着看杨思婉,哪里有心思关心这些细枝末节,但是听说她撤换了宫中的婢女,第一反应便是那些人伺候的不尽心:“可是哪里让你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