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8 章
林如海夫妇将太后赏赐给黛玉的新宅安顿好后,夫妇二人便啓程回扬州。途中,贾敏发现了压在箱底的一张数目惊人的银票和一封来自黛玉的亲笔信。夫妇俩人又是惊讶又是感动。
黛玉说银票上的数额皆是她行医所得,而这笔钱正好可以填上今年遇到灾荒后盐税上的亏空,等于挽救了林家上下。林如海欣慰无比,不但用此钱解了仕途上的危机,还购买了粮食和种子分发给百姓,恢复生産。
这年,沐浴在喜庆中的还有荣国府。元春诞下了小公主,宝玉中了乡试,荣国府双喜临门,大摆流水席。黛玉也回府携了礼物庆祝。而此时,距离离开荣国府已有小半年之久。
冬去春来,再次回到花团锦簇的荣华府,黛玉倒显得有些不自在。
雕梁画栋丶游廊厢房,过于奢华。几个穿红戴绿的丫头正在用黄小米喂游廊里挂着的鹦鹉丶画眉。鸟儿的鸣叫声和丫头们的笑语声,像春天里的一支歌般动听。
这一幕似曾相识,跟几年前初来荣国府时一样,又似乎不一样了。当时的她对荣国府的奢华曾感到过赞叹丶亦步亦趋丶事事小心,生怕说错一句话丶走错一步路,让人觉得自己小家子气。而这几年间,黛玉在京都的高门内宅,乃至皇宫大院都走了一番,便对荣国府的奢华深深地不安着。
偌大的荣国府,有着数千名仆役伺候着,加上这半年里黛玉不住在府中,那几个喂鹦鹉的丫头并不认识她。
小丫头们窃窃私语道:“那位穿白衣服的姑娘是谁?长得真好看。”
“绛珠县主你们都不知道。”
“就是哪位给太后诊病,被册封县主的表姑娘吗?”
“所以说,平时除了手里的活,眼里还得有事。原来在宝二爷屋里的小红,就是得了绛珠县主的赏识,现在已经去县主府里做掌事丫头了。”
几个小丫头纷纷露出羡慕的神色,在黛玉经过时纷纷争着给她行礼。
迎着黛玉的是王熙凤丶薛宝钗丶史湘云丶李纨一行人。
“怎么回来一趟还生分了呢?”王熙凤拍着黛玉的手道,“老太太可是思念你。”
“我们也想林姐姐呀!”史湘云笑嘻嘻地道。
“妹妹现在是县主了,还操持着医馆。想她了,我们就去看她。不知道县主有没有空接待我们?”宝钗道。
“我们还没有去过林姐姐的宅子呢!”史湘云拉着黛玉的袖子撒娇地道。
“说起来还真不好意思。宅子几经整改,刚刚才完工。正好要接各位去我那儿呢。”黛玉面有腼色。
太后赐的宅子是一座本属于宗室,然而多年无人居住,有些失修。母亲贾敏按照自己的喜好将宅子布置了一番。因为母亲自幼生活优渥,婚后又及其受到林如海的宠爱,因此,处事风格也颇有些夸张。刚刚修葺好的宅子更像一个缩小版的荣国府,较扬州的家布置得更为细致。而黛玉在太虚幻境中曾经看到过荣国府被抄家,以及在扬州的林府被卖的惨状,又在现实中见到了灾民生活的困苦,便对宅子的布置做了整改。后花园变成了菜地和农场,空出来的屋子打算给京都附近无家可归者暂时居住。
杜甫曾有诗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黛玉虽然没有千万间广厦,但是她所拥有的,她愿意拿出来给各种原因失去家园的人一个住处。
只是,经过整改后的县主府显然和荣国府比不了,甚至还不如京都随便一个富户的家中奢华。因此,这也是黛玉没有接荣国府的家人们去她府上去玩的原因。但是,现在史湘云提出来了,黛玉再推脱就显得未免有些不尽情意,因此,她约好了日子,宴请荣国府上下。
贾母自开春来总觉困乏,并未与小辈们一同去黛玉府中。然而,她在黛玉开府之初就拨了好些得力的仆役过去,因此,黛玉府中的消息贾母是知道的。贾母和林如海丶贾敏的心情是一样的,对黛玉即欣慰,又怜惜疼爱。
*
当荣国府的姐妹们来到绛珠县主府中,大家都惊讶了。
刚刚入门还看不出端倪,荷花池上蜿蜒着长廊,长廊的尽头有处精致的凉亭,像极了贾敏的品味。荷花池后是处院子围起来的院落,还未走近便可闻到沁人心脾的药香。走进院子,果然看到满院种植的草药和一处精致的房屋,正在洒扫的是黛玉的贴身丫鬟雪雁和紫鹃。这便是黛玉住的院落。众人皆感叹贾敏的心思巧妙,县主府既承接了荣国府的风格,又有着别致不入俗的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