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叫将军哥哥!
“既然广仁侯执意要为老侯爷守孝,那朕也不强求了。”
敖星擡眸扫了一眼皇帝,几个月过去,老皇帝苍老不少,如果说之前将他们这些皇子找回来时就恐怕自己撑不下去,现在已经能算是病入膏肓了,那张发黄的脸让敖星觉得他随时都有可能躺下就再也起不来。
裴雁洲等人凯旋后都被升了官位,只是他本身就已经是三品,所以对他而言无非也就是拿到了更多的权力。
皇帝似乎想趁自己还活着多做些大事,南国之战刚平息不久,便将邓长扬派去了西荒——因着原本的西荒刺史敖子玄被派去了南国,邓长扬这一去也就变成了接任的刺史,原本他想将程子平也带走,只是刚刚继承逝去父亲爵位的程子平决心要为老侯爷守孝,这件事也就在皇帝的允许下成了空谈。
广仁侯——程子平谢了恩后退到了一边,他的位置恰好在敖星身后。
西南两边总算是得了一口缓缓的气,老皇帝便“迫不及待”地要对北原潜伏已久的叛军下手。
“皇上,北原叛军沈寂多年,平北大都督也从未提起有变故。”郑蔚之从右侧出列肃声道,“若要有所行动,需要从长计议才是。”
裴雁洲瞥了一眼前方的敖星,估计不止他们二人,就连在场的所有人都知道郑蔚之这番话是为了什么——放虎归山这种事,是个明白人都不会,更何况他平时就对平北大都督楚客颇有微词,此时此刻将他拿出来说事,实际上针对的正是朝中唯一和楚客有关的敖星。
敖星不过十七,比起其他几位皇子已经算是久经沙场,和他走得近的裴雁洲等人也都并非等闲之辈,只是裴雁洲不明白——若是北原之战也被敖星接手,就给了他指控楚客可能有谋反之意的机会,他怎么会放弃这种千载难逢的时机呢?
“那右丞相觉得有何能人可胜任?”老皇帝虽然年老,那双眼睛中依然闪着精光,看向郑蔚之时,裴雁洲注意到郑蔚之的手指在发抖。
“微臣认为五皇子可一试。”郑蔚之语出惊人,朝中有了一瞬间的安静,随后便是窸窸窣窣的讨论声——右丞相要么是放弃了二皇子,投奔了五皇子,可五皇子不理世事的态度怎么可能主动参与进这场斗争中?
要么就是郑蔚之说这些话是为二皇子铺垫,可为何偏偏扯上五皇子?
“明归?”老皇帝皱起眉头,“他常年抱病在床,又是一点经验也无,如何能带兵?”
郑蔚之低下头:“若是十一皇子愿意在旁协助,许有一试。”
“皇上,五皇子殿下..身体孱弱,有三皇子在一边照顾才有所好转,万万不可受长途奔波。”阮君道出列道,“右丞相所言简直无理。”
“你……!”郑蔚之也没想到平时笑面狐狸一样的阮君道会这样和自己作对,还没等他说话,阮君道又道:“臣建议还是由十一皇子带兵,十一皇子从小在北原长成,对北原了解定然比臣等甚多,更何况十一皇子带兵经验丰富,即便不能将北原叛军一铲而起,有平北军和羽京军一起,也能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他的话得到了许多大臣的支持——阮君道的一番话给那些还在动摇不站队的大臣定了心,比起郑蔚之和二皇子,他们更愿意追随正统的储君太子。
毕竟就连看上去是二皇子的人的阮君道都开始为敖星说话了。
敖星心中疑惑,他对阮君道了解不多,楚客送他出北原之前只是说阮君道是个可以信任的家夥,可他现在凭借一己之力将自己送上风头浪尖又是为了什么?
连着打两场胜仗也不是什么好事,若敖星只是一个将军也就罢了,可他是一个皇子,一个注定会被兄弟嫉妒暗算,为了皇位不惜牺牲的皇子。
阮君道想做什么?
北原叛军说大可大,说小也小,几年间也都只是躲藏在冰雪地下,偶尔闹出点动静就被平北军追着打回去,皇帝想对北原动手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今日提起也无可厚非。
敖星也想回北原,只是被疑心之人逼回去和自己回去是两回事。
他不由得将目光投向太子,却在太子身边发现了一位从未见过的皇子,看上去年纪和二皇子相仿,周身气息沈敛,和张扬的二皇子以及华贵的太子不同。
若不是他身上穿着和敖明胤一样的皇子朝服,敖星根本没法将他和皇子这个身份联系起来。
“那位是三皇子。”程子平扯扯敖星的衣袖,在他偏头时用只有两个人能听见的声音提醒他道,前头的三皇子似乎注意到了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