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说的真假,她此行回去之后,就坚决不在吃任何的生食了,就连以往最爱的生鱼脍,也要从此拒之门外。
群臣们也在自家殿下的细致描述中感觉自己全身瘙痒难耐,恶心得不知道该怎么是好,好在他们本来就不吃生食,再加上和虞煜饮食惯了,喜煮水泡茶,完全杜绝了血吸虫会找上他们的可能,也将心放了下来。
在弄清病因,并得到巫蕤此病能根治的保证之后,米芝就拿上了刚刚签订好的临时盟约向虞煜请辞之后,就由一同前来的凌得明再次“护送”着折返了百濮,她要将大雍太子邀约龙眠山结盟的信息带回去给女君。
大雍历永亨八年,刚刚结束了巨川之战的虞煜与百濮女君爨姝于两国之间的龙眠山脉会盟,结下了后世所称的“龙眠之盟”,此盟约不仅奠定了两国此后长达数百年的和平,更极大的促进了两国百姓的交流融合,也是在这时,有着保暖圣物之称的棉花开始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117 第 117 章
◎放消息钓世家,让他们去百濮种棉花~◎
直到虞煜和百濮女君的会盟圆满结束, 回到扶风郡中准备选人前往百濮经营棉花之时,锦州的世家们才反应过来,原来太子突然带兵前往南安郡不是为了巡边, 竟是在他们不知道的情况下悄然和百濮搭上线了。
这让一些通过特殊途径得知他不日即将迁军历州的人焦灼不已, 本想趁此机会曲通一下百濮, 然后夺得锦州的实际控制权,没想到虞煜却率先和百濮达成了合作,这让他们还怎么玩?
眼看自己想要崛起的计划付之东流,冷静下来的世家们又开始在思考, 太子府这样铁桶般的存在, 他们从特殊途径搞来的消息真的可靠吗?要是可靠的话, 那百濮使臣来访, 太子亲自前往会盟的消息他们怎么一概不知, 突然明白过来这一点的众人感觉冷汗都湿透了内衫, 庆幸自己还只在筹谋阶段, 没有正式行动。
只是一想到太子对他们的意图了如指掌, 又开始心虚了起来,想从别的地方奉承一下,表表忠心,以防被太子临行前清算一波,那到时候真的就没地哭了。
扒着脑袋在家里想来想去, 得出的结论却是太子除了对他们的家资感兴趣外,好像也没有什么能打动他的东西了, 但想想自家在翁佑麟的打劫下和纸厂书局的投资中已耗费颇多还不见回笼的资金土地, 觉得自己再捧着粮食和钱财去讨好太子的日子也不长久, 当即就把主意打到了虞煜正在准备派人前往百濮经营棉花的事情上。
只是棉花这个东西, 他们不太看好, 在虞煜于南安郡培育种植的时候也曾去参观过,甚至亲自感受过用此物制成的成品,保暖效果确实要比民间常用的木绵好上太多,但其低到令人发指的收成,让他们不太想拿着田地去打水漂,所以在当初太子提议可以给点种子让他们回家自行培育的时候,他们都以要大力发展纸厂书局为由拒绝了。
反正他们是不缺皮毛的人家,种植这种明显是要向百姓推广还产量不好的东西,不是纯纯的吃力不讨好吗?有这点闲田,不如多种点麦豆。
没想到太子没有在他们头上薅到田地,竟然不死心的打上了百濮的主意,听说为此不惜浪费了一个可以随意向百濮提出任何要求的机会,只为换得其中的万亩土地用来栽种棉花。
这么大的手笔,让他们又觉得这个棉花或许还真的有利可图,从上次造纸术他们就看出来,太子正有意识的让一些本在世家贵胄中才能流传的东西进入寻常百姓家的,因此也可以大胆推测,太子虽有意向百姓推广棉花,但势必也清楚以现在棉花的产量,就注定它的价格并不会低廉,万亩的棉田听着虽多,但在面向天下之时,却也会物以稀为贵,甚至成为超越皮毛丝绸的存在,所以天下穿不起皮裘的黔首虽有千万之众,却都不是此时棉花的受众。
当棉花的价格是黔首们所不能接受的时候,那些喜欢新鲜事物并热衷附庸风雅的人,自然而然就成为了短期内棉花的最大受众,依靠棉花的卖相,只要宣传得好,就不怕没有人为它的价格高昂付费,再加上历州已到了太子手中,完全不用担心它会像曾经的纸张那样运不出去,甚至可以将二者结合起来一起售卖,原本觉得不划算的生意在这一瞬间就变划算起来了。
要是能抓住这波机会,赚钱的同时又能帮助太子达到他想要的推广效果,不正是他们表忠心的一个大好方法吗?
这样一合计,越想越觉得棉花不错的扶风郡世家们,又一窝蜂的前去求见虞煜,纷纷表示自己家中颇有资产和人手,精通种植之道的能人也不在少数,愿为虞煜的马前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