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洞是一种刻在人类dna里的本能行为。
幽深的洞穴入口窄小,易守难攻。 冬天可以御寒,夏天可以避雨,更能抵御寒风和烈日的侵袭。 原始人在洞穴中升起火度过了寒冷漫长的冰河世纪。 他们猎杀毛象,与刃齿虎、大地懒、断面熊等野兽搏斗,用皮毛和油脂温暖自己,庇佑受伤的族人,幼小的孩童和老人妇女。 在那个蛮荒的年代,人类的延续曾经岌岌可危。 山顶洞人遗址,被焚烧的兽骨和断裂的猿人骨骼相距不远。 为了繁衍,为了生存,人类的先祖与凶猛的洞狮洞熊反复争夺着洞穴。 最终先祖用火焰,智慧与团结战胜了它们。 在这个过程中,对于洞穴的重视世代留存了下来。 一直到近现代,西北地区还有窑洞,东北地区还有地窨子,草原上的牧羊人还会挖洞做临时居所。 更不要说影视作品中霍比特人的袋底洞,还有经典生存建造游戏mc中挖三填一的野外休息站,凿穿山岳的核庇护所。 这些形态各异的山洞中,既有充满想象力的奇观,也有符合现实的设计。 袋底洞显然是看起来最舒适、奢华、美观、且具有安全感的洞穴居所,但工程量太大。 陈舟还是决定以西北窑洞为准,设计挖掘他的庇护所。 庇护所内部高三米,深度则取决于何时挖到难以动摇的岩石层。 卧室、客厅、餐厅等需要光照的房间尽量靠外侧,他有很多扇木门和从船上卸下来的木窗可以使用。 如果条件允许,客厅尽量挖掘得大一些。 大副房间和船长室内搬出来的家具都非常奢华,还有两面镶嵌着黄铜边框的大镜子,以及一些装裱好的油画和地毯,可以放在客厅内,增加整个建筑的格调。 厨房及厕所要分开修建。 陈舟打算把厕所修建在平台上,距离房间最好超过十米,那样臭味就很难飘到屋内,影响心情。 在厕所和房屋正门之间,还要垒起一座影壁,用以阻挡往室内吹的风。 鉴于砖块数量不足,影壁将由石头和黏土垒砌。 厨房内部要修建一个灶台,灶台火道通往卧室的土炕,能够在雨季为室内带来温度。 就算这里常年温热,但长期处于沿海的潮湿环境内,会增加得风湿的概率,也容易使衣物和家具发霉,用稳定的热源降低湿度还是很有必要的。 船上垒砌火炉的所有砖块全部被运到了岛上,它们搭建一个火炕绰绰有余。 剩下的砖,陈舟打算在客厅垒一个小壁炉,壁炉靠外侧,管道可以直接将烟排放到室外。 这个壁炉除了取暖,平时还可以用来烘烤食物。 雨季湿气重,也能晾干衣物。 如果小壁炉砌完还能剩一些砖,就用来搭建火炉,烤面包或者饼子很方便,也能烘干一些肉类。 至于葡萄干晾晒房,肯定要建设在向阳处,这里并不是合适的选择。 为了防火,室内的地面最好铺设石块而不是木板,天花板和隔断墙倒是可以使用木材。 不过山上毕竟不同于船上,可燃物没那么多。 因此关于墙面装饰和地板的材料选择,陈舟还没有确切决定。 石地板固然防火,但凹凸不平,而且不美观。 倘若防火工作做得好,还是木地板更漂亮。 尤其是黄色的菠萝树,它细密且自然的木质花纹能带给人一种清新明亮的感觉。 至于室内的承重,最好当然是用砖,不过陈舟没有那么多砖头,只能使用石材或木材。 使用石材的话,就需要黄黏土做填充物,不然石柱子倒塌很可能把他活活砸死。 相对而言,木材更方便一些。 假如舍得花费大量时间,仿照袋底洞的结构,制造拱形木梁和木支柱支撑顶棚,可能比石质承重柱还要牢靠。 除必要的卧室、厨房、客厅、厕所外,一个合格的庇护所还需要庞大的储藏空间。 毕竟他还有数吨的物资在山下放着呢。 而且以后晾晒葡萄干,储存柑橘、甘蔗、柠檬等水果,动物皮毛,鱼干肉干或者贴吧老哥提到的玳瑁壳,都需要干燥卫生的储存室。 陈舟打算在洞内单独开设一间武器室,一间工具室,用来存放枪支、冷兵器和各种工具。 至于物资存储室,需要单独挖出一个房间,食物则存放在厨房深处,最好向下挖掘,开辟一个地下室。 待以后生活稳定下来,他可以尝试在地下室酿酒,发酵大酱,腌制咸菜或制造奶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