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精彩小说网 > 三十岁才来成长系统 > 第311章 神!!!(45K)

第311章 神!!!(45K)

第311章神!!!(4.5k)

“大唐三藏圣教序,太宗文皇帝制,弘福寺沙门怀仁集晋右将军王羲之书……”

落笔三行,陈景乐忽然感觉状态有点不对劲,直接扯掉攥成团,扔进垃圾桶。.t?a-k/a`n*s*h?u~.?c′o.m′

重新调整状态后再动笔。

《圣教序》全文1904个字,陈景乐肯定不会写那么多,他写的是节选。

即便是节选,也是很费工夫的一件事。

若想要全文写完,那是另外的价钱。

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如今已经断裂,现存传世的,多为后人拓本。

像这种集字的做法,本身缺点是很明显的,即便这是王羲之本人的字也不例外。

比如重复的字较少变化,偏旁拼合的字结体缺少呼应等等。

因此,对初学者来说,是不建议临《圣教序》的,它的笔法和章法你都学不了,只能学结构。

连笔画之间的连带关系都看不清楚,学个毛线。

陈景乐能学,是因为他的字已经有二王几分,同时逐渐摆脱了二王的束缚,走出属于自己的书法路子。

“盖闻二仪有像,显复载以含生;四时无形,潜寒暑以化物。是以窥天鉴地,庸愚皆识其端;明阴洞阳,贤哲罕穷其数……”

此时的陈景乐,进入了一种眼中只有纸笔墨的状态,一笔一划,都透露着自然而然的感觉。

笔法字形,皆臻至妙境。

不夸张地说,这应该是他学书法以来,写得最好的一幅作品。

如果他名气再大一点,这幅作品估计本身价值都不止15万,大几十万随便卖。

要是放到10年前8年前,那会儿更加夸张,那时候正处于经济快速增长的最后阶段,有钱人口袋里都不缺钱,文学艺术相关的东西,溢价一个比一个高。

可惜现在是经济下行期,有钱人在投资方面,都变得越来越谨慎了,文化艺术市场严重缩水。

生不逢时啊!

陈景乐是真拿出十二分状态去写的。

但是跟《圣教序》原文,又不完全一样。

他是以自身风格,将原文重书一遍。

你说它是《圣教序》吗

内容是,风格是,但具体到每个字的笔法章法,又跟原文不太一样。

若是让某些人看到,估计要大骂:“你这写的根本不是圣教序!真正的圣教序就应该跟原文处处一样!”

问题陈景乐不是原教旨主义。

他一个已经能在二王基础上形成自己风格的人,根本不在意这些。

真伪存疑的赵孟頫版《圣教序》,就是在原文的基础上,进行了完善,以墨迹本的形式存世,灵动多姿,气韵贯通。

虽然不确定到底是不是真迹,但毫无疑问是精品,被中华书局出版。?k!e~k`a+n/s\h?u~.·c¢o`m?

之所以说存疑,而非笃定伪作,是因为世间一切都是不断运动变化的,人的书法水平跟习惯也是,并非一成不变。

20岁时候的赵孟頫的字迹,跟60岁时候,显然有所区别。

可能又有人要说:“哎呀人家可是赵孟頫,你算哪根葱名人字画,字画值钱的前提是名人,某些个三品大员随手写的也值钱,普通人写得再好都没用。”

你别说,他每次在抖手上更新的内容,都会有人说这些。

不是名人的作品,就不值钱了

果真如此的话,那故宫博物馆乃至全世界各地那些非名人的传世之作,是不是都可以销毁了

按照这个理论,非名人的作品都没有价值才对。

事实是后世临《圣教序》作品,被各大博物馆收藏的,不在少数。

比如故宫博物馆里的《查嗣基行书临圣教序卷》。

查嗣基是谁

不知道。查无此人。

又比如金代的道士杨世昌,同样生卒年不祥,其绢本《崆峒问道图》,连同生卒年跟生平同样不祥的明代人贾郁的小楷作品《题跋崆峒问道图》,一起被故宫博物馆收藏。

正如有口皆碑网文大神新书你会去看,那天才纯新人一书封神的作品,你就不看了吗

没这个道理是吧。

不能用纯对立的眼光看待问题。

能站在时代潮头的,终究是极少数,但不意味着其他人的存在就没有价值。

这幅作品值不值15万,普通书法爱好者说了不算,那些真正识货的书法大家说了才算,陈景乐自己说了才算!

要是小明哥买走拿去送人,对方嫌写得不好,他不介意15万再买回来。

……

写好后,陈景乐收笔,站着静静欣赏了好一会儿,细品回味刚才那种感觉。

良久,才渐渐回过神来。

他感觉自己又进步了。

到他这个层次,还能有进步,是很夸张甚至说很恐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