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村里关系好的人家送了点心,留她奶和村里一帮奶奶聊天显摆。
刘玉溪回家收拾家里和后院菜地,还好这次只是去了一个星期,没花多少时间。
把后院这一个星期又成熟的菜摘下来,留下家里吃的,刘玉溪挑着两筐蔬菜就去了镇上,现在她身高有一米五了,挑担子是能挑起来了。
路过村口和她奶说了一下,又和其他几位奶奶打了个招呼,她都走很远了,还听到其他人对着她奶夸她的声音。
嘿嘿,咱就是这么能干!到镇上低价处理了蔬菜,又买了一些荤菜回家,在家还要待两天呢,总不能只吃素吧。
把需要从家里带到学校的被褥日用品,水壶水盆啥的都整理好,两天后她们祖孙俩大包小包的到了县二中,县二中有安排老师接待她们。
带她们到宿舍放好行李,留奶奶在宿舍打扫卫生,整理行李,她跟着老师去报名,领校服,拿饭卡,书籍和奖励的两万块钱,要等开学过后才下发。
招待老师和她说,学校安排她在开学典礼上作为学生代表发言,让她提前准备好演讲稿,这对刘玉溪来说就不是个事。
走完流程,她回到宿舍和她奶一起忙活,又带她奶逛了一圈学校,重点是认从宿舍到食堂的路,她奶和她说,以后中午下午她去打饭,让刘玉溪中午下午放学就回宿舍吃饭,不用到食堂去挤。
刘玉溪也同意,早上她起来的早,打了早饭回来把饭卡丢家里就行,刷饭卡这个事,看一眼就知道怎么操作。
怕她奶无聊,还应她奶要求,给她买了毛线,让她奶没事织毛衣,她奶真算年龄还不到55岁呢,搁城里,有的人还没退休呢。
以前被生活压弯了身子,这几年下来,倒是看着恢复正常水平了,虽然还是比城里的同龄人苍老一些,但比村里的同龄人可要好多了,估计在学校里住三年,又会变化不少。
等刘玉溪一周课程结束,祖孙俩先在城里买了一个电磁炉,买了炒锅,电饭锅,回头自己炒素菜,荤菜从食堂买,又把屋里缺少的东西补齐。
回家后把后院的菜摘下来,老的就晒菜干,嫩的就这两天吃,她奶还去钓了了半天鱼,刘玉溪也在鱼塘里下了黄鳝篓子和虾笼。
周末下午回学校的时候,刘玉溪直接是挑的筐,一个筐里下面是一袋大米,另一个筐里下面是从家里带的菜刀砧板和餐具,两个筐上面都是蔬菜。
她奶提着一个桶,桶里是几斤黄鳝和好几条鱼,龙虾直接吃了,这玩意太费事,回家的时候吃一次就行。
一路走一路都有人问,真是烦不胜烦,到了学校,给周围几家邻居送了点蔬菜,也没其他的意思,就是不想表现的太独了。
后面的学习生活就进入了正轨,刘玉溪依旧是没事写点稿子挣点稿费,空余时间就和学校老师“学”技能,和音乐老师“学”唱歌和钢琴,和画画老师“学”书法绘画,和有外语特长的老师“学”除了英语以外的语种,和体育老师“学”国术招式。
务必让老师们做到“物尽其用”,也是为了以后铺路,“报酬”就是每周日晚上,刘玉溪自备食材,借体育老师的宿舍厨房做一顿大餐,大家一起打打牙祭。
当然,这只是玩笑话,不管什么时候,老师都是希望学生好学的,刘玉溪经历这么多世,遇到的基本都是这种尽职的好老师,想起自己现实世界中刷到的那些“禽兽”教师,刘玉溪就觉得那些人不光不配做老师,更不配做人。
可能和刘玉溪她妈是老师,她从小到大遇到的老师又都很好有关,她天生对教师这一职业有着和对公安一样的信任,哪怕随着年岁增长见到的不堪越来越多,她还是对这两个职业保持着最大程度的尊重!
到刘玉溪高一结束的那年暑假,刘玉溪和林子烨出演的那部电影上映了,刘玉溪还特意带她奶去电影院看了这部电影。
看完老太太说:“怎么和你们拍的时候差这么多,和我那时候想的一点都不一样。”
“哈哈,肯定不一样啊,拍的时候那又不是按照顺序拍,都是拍完了以后剪辑师再重新按照剧情剪辑的。”
刘玉溪经常和奶奶聊天,她奶遇到不懂的东西,她就给她奶解释,尽量按她奶能理解的语言解释,时间长了,她奶知道的也就越来越多了,至少,现在她奶会自己用笔记本找电视剧看了。
不识字咋了,不识字还不能死记硬背了。她奶在老师宿舍楼里,和几位退休的老师天天聊天,现在回村里,村里的人都觉得她奶变了个人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