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洪武
“不错,这个法子好。”
朱元璋对秦始皇的做法表示高度赞扬,把这些害群之马踢到边远地方去,不仅能够开发蛮夷之地,还能够消除他们的影响。
这时旁边的朱樉叫道:“按我说就该把六国这些人全杀光,没了他们带头,秦国就能稳定下来。”
有几个皇子听了二哥的话,竟然还点了点头,秦始皇几次遭遇刺杀都和六国之人脱不了干系,平民老百姓哪有那个胆,都是这些人和他们的门客干的。
朱元璋看一群人竟如此“暴虐”,直接一脚踹倒了老二,这小子在天幕里就不干人事,现在还在这里狗叫。
身为皇家怎么能喊打喊杀?哪怕这种做法是正确的也不能说出来,嘴上一定喊着要仁德。
“说过多少次了?要仁德,要教化,不能只知屠杀!”
底下的大臣表情很是奇怪,但仍然要口呼万岁,皇上圣明。
【北伐匈奴和南征百越虽然开辟了疆土,重新展示了大秦无敌的军队,但内部越加空虚,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
【这一天,秦始皇嬴政在咸阳宫中摆酒设宴,博士70人上前祝贺秦始皇长寿】
【仆射周青臣赞颂道:“他时秦地不过千里,赖陛下神灵明圣,平定海内,放逐蛮夷,日月所照,莫不宾服。以诸侯为郡县,人人自安乐,无战争之患,传之万世。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
【这一顿好吹,算是挠到了嬴政的痒处,像是开拓疆土,驱逐蛮夷,废分封置郡县。还有他最爱的传万世,功绩超越上古】
【没等嬴政高兴,来自齐地的博士淳于越发起了冲锋】
【面对如今的乱象,儒家决定出手,他们想要改变法家当道的局面,推翻嬴政一系列离经叛道的改革】
【淳于越说道:“臣听说商周称王一千多年,分封子弟功臣以辅佐王室。而陛下如今拥有四海,宗室子弟却都是普通人,一旦出现齐国田常,晋国六卿那样的乱臣,大秦由谁来拯救啊?
况且我还没听说过不效仿古人做事,国家能够长久的,现在周青臣小人又阿谀奉承来加重您的过错,这不是忠臣该做的。”】
【齐国田常,晋国六卿对应着战国两件大事,田氏代齐,原姜氏王族被篡位;三家分晋,晋国被公卿分裂】
【嬴政听了这种话很不高兴,但他没有因劝谏杀人,转而将两人讨论交给群臣议论去了】
西汉
汉武帝刘彻冷笑一声,儒家这群人,从古至今一直都是这样,总觉得自已的是最好的,天下大事都得按他们的来。
最让他受不了的是,这群人还想着限制皇权,把天灾跟皇帝联系起来,着实可笑。
他们没想到,朕直接将天灾和三公挂钩,朕不施仁政引起天灾?分明是三公德行有亏,不能够好好辅佐朕。
大明永乐
儒家这次冲锋也引起了大明众臣的讨论,朱棣最后直接拍板结论。
放弃郡县制,重启分封纯粹是傻子,但重用皇室子弟和功臣还是可行的,万一碰上皇帝无道或者是奸臣当权,这些忠臣正好正本溯源。
“我的小侄子就是被奸臣给骗了,一心对付家里人,唉……”
朱高炽一脸无语,爹啥时候都要宣扬一下自已继位的正确性。后面的老二老三连忙捂住嘴,差点偷笑出声。
【李斯对此是坚决反对,他这样的聪明人,早就观察到大秦内部的暗流涌动。李斯认为现在必须从思想上统一,好好治治这群诸子百家和六国余孽】
【他说道,五帝治国方式并不相同,夏商周三代政策也没有沿袭,只是按照各自的时代和方式法治国而已。陛下的宏伟大业,岂是儒生能够理解的?况且,夏商周三代的政策也并不值得效仿】
【李斯越说越上头:“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当家则力农工,士则学习法令辟禁。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
【士农工商按照秦法的规定做事就行了,你们这些儒生却天天搞复古,指责现在,黔首都被你们带坏了】
【最终李斯提出了“焚书”,“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能留下的只有关于医药、种植、占卜的书籍】
【为了严格的执行,还设立了一系列新的法律】
【胆敢议论《诗》《书》的弃市;以古非议当今政策的灭族;官员知情不报的同罪;30天内没有把书烧了的,在脸上刺字,再拉去筑城】
【嬴政也认为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