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精彩小说网 > 天幕:开局盘点历朝太宗 > 第81章 下长安

第81章 下长安

隋开皇十八年

杨坚在心里给宋老生打上了废物的标签,身为大将竟然被随意激怒,负气出战,分明只要据守坚城等待支援就行了。

霍邑被攻克后,朝廷只剩下河东屈突通这一路大军了,希望他不要让朕失望吧。

不过这李世民的表现更让人惊喜,之前他只显现出了参谋之才,现在又体现了将军之能,真是年少有为呀。

【攻克霍邑后,李渊趁隋军主力与瓦岗军在洛阳大战,沿着汾水(山西汾河)前进,接连攻下临汾,绛郡(新绛),进至龙门(河津),他们的面前还剩下最后一个阻碍,屈突通】

【这个时候支援到了,刘文静和康鞘利带来了突厥兵五百人和马两千匹,李渊高兴之下对刘文静说:“吾西行及河,突厥始至,兵少马多,皆君将命之功也。”】

大唐贞观三年

“皆君将命之功也……”

李渊缓缓闭上了眼睛,他心里清楚的知道刘文静的功劳很大,自已却听信裴寂的话将他杀了。

这也是他和李世民决裂的一个原因,自已没能处理好裴寂和刘文静的关系,就像没有处理好自已两个儿子一样。

“二郎,给刘文静平反吧,我不会再说什么了。”

【九月,李渊大军包围河东,攻打数日不能攻克】

【李世民认为不能再拖延了,必须要抓住时机。放弃河东,先行进攻长安,只要长安一下则关中传檄可定】

【李渊采纳了他的计谋,派李建成刘文静等人驻守潼关抵御屈突通,防止被前后夹击。派李世民率领刘弘基等人,沿渭水北岸经高陵迂回长安】

【屈突通得到消息后,留下鹰扬郎将尧君素守城,自已带着数万人去支援长安,可惜被潼关所阻无法前进】

杨坚见此也不怪屈突通了,潼关易守难攻,位置正好卡在他前进的路上,屈突通尽力了。

长安没有足够的大军,这一次定会被李渊得手了,这个计谋确实不错,夺取关中之后,帝王之基就有了。

【李世民独立领军之后,可以说是天高任鸟飞,肆意的展示自已的才华。他派前军渡过黄河,先行平定渭北,三辅的官员、百姓以及豪杰绅士都来投靠他】

【到达泾阳驻扎后,李世民已经拥有精锐之兵九万,随后又击败胡贼刘鹞子,兼并了他的部队】

【然后他留下殷开山和刘弘基守卫大兴城,亲自率军奔赴司竹,义军李仲文、何潘仁、向善志等人都率兵将来投靠,大军有了数量十三万】

汉初

刘邦看着李世民不断吞并义军,刚开始不过几万人,转眼间就翻了十倍。

这种获取兵马的速度简直跟韩信一样,真的是太离谱了,而且这些义军有各种小头领,处理他们很是麻烦,李世民能够将他们安排的服服帖帖,也更凸显他的才能。

大唐武德

李渊当时也是被惊到了,他知道自已这个儿子的水平,所以让他独立领军,不然就让长子李建成去了。

这时候他想的是,当时要是换了个让李建成去,两个人的关系可能就不是后来这样了。

当然这话要是让其他人听到,肯定会笑他,要是李建成去长安就打不下来了。

【李渊的两个儿子,个个都是独挡一面,而他的女儿平阳昭公主也是巾帼不让须眉,带兵攻下了数县,在攻打长安时,也是带来了数万人马前来助阵】

【随后在李世民的建议下,李渊命令各部集中到长安,准备一同攻打长安】

【李建成挑选精兵,经新丰(今临潼),直抵长乐宫;李世民率新附诸军回屯长安故城;李渊自冯翊(大荔)率军经下邽、栎阳西进】

【十月初四,李渊到达长安,在城东驻扎,李世民等部也纷纷到达,合兵20余万】

【隋京师留守、刑部尚书卫文升,左翊卫将军阴世师等奉代王杨侑据守长安城。李渊遣使告谕不应,遂于十四日下令围城,二十七日命令攻城】

【李渊大军攻克长安,可以说是板上钉钉的事了,那么为什么留守的朝廷大臣面对李渊的告令,没有一点动静呢?】

隋开皇十八年

杨坚非常想说,肯定是忠臣决定和长安共存亡,但他心里也知道,经过杨广这个不当人的东西后,朝廷已经失去了民心了。

大唐武德

“卫文升等人千刀万剐都不为过,当时真是让他们死的太轻松了。”

李渊咬牙切齿,打仗就打仗,你们这群人闲着没事搞我家祖坟干啥?

【李渊围困长安后,并不急于攻城,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