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说下去!”
为首的领导扫视了一圈,等站起来的领导坐下后,才示意谢威继续。
表情一直都很平静,根本猜不出他此刻的心情。
“怎么回事?你没给他说?”
赖桂昌感觉氛围有些没对,扭头问坐在他旁边的于国峰,“不是给你说了,以要持续研究下去的经费为主么?”
“说了,但是我感觉好像说错了!”
于国峰有些后悔自己让谢威不要藏着掖着了。
年轻人可不会考虑那么多,并不会在意是否先让项目继续下去。
“???”
说错了?
看着于国峰,赖桂昌一时间也有些愣神,不理解他说什么说错了。
谢威可没注意到于国峰心中的担忧,在一帮部队大佬期待的目光中,重新组织了一下语言,继续开口说道:“高空高速战机,西方跟苏联能达到多高的速度、什么高度,咱们不知道,不过歼-9的技术指标是双26,目前已经处于样机制造阶段……2.2马赫的导弹,根本就追不上。”
“现在战机已经不再追求高空高速了,你们学校不是有几个项目,以空中机动性为主?”
一名部队领导皱着眉头反驳谢威的说辞。
他们以为谢威说的都是代表学校,自然不会因为谢威年轻,就不去认真听取他的意见。
“根据目前技术的发展,未来战机发展趋势,其实并不只是追求战机的跟高机动性。先进集成电路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对动力系统要求更高,我觉得,未来战机将会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谢威直接就在黑板上开始写4s战机的特点。
“第一,大推力发动机跟先进控制系统带来的更高机动性优势……”
“其次,先进航电系统、集成电路的运用,让战机具备更强大的信息优势,需要配套射程更远,更灵活的空对空导弹……”
“还有就是超音速巡航能力以及更低被侦测到的可能性等……”
现在搞隐身战机是不现实的。
空军连一款进入三代的战机都没有,更不要说四代五代的隐身战机。
但是这不影响谢威先在空军大佬们心中播下一颗种子,只要空军大佬们了解到这些技术并不是无法实现,现在开始往这些方向进行预研,那就不是问题。
如果不是学校为了恢复航空航天专业,从601跟611挖骨干,十爷的研制启动都还得等好些年。
因为谢威,十爷项目依然没有启动,但是预研工作却已经展开了。
谢威的侃侃而谈,让在场的空军大佬们陷入了沉思。
“这些技术,要运用到我们的战机中,难度太大了……目前的项目都搞了很多年还没有成果……”
“连脉冲多普勒雷达的研制都没有取得成功,配套的航电系统也不行……”
“更强的机动性,要求战机操纵系统更加先进、灵敏,同时也要求战机的机载计算机组拥有更强的数据处理能力……”
“发动机也是问题。目前连一款可用的涡扇发动机都没有,更不要说大推力的发动机……”
空军的大佬们听完后,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质疑。
不少人都怀疑谢威是为了哈工大的战机技术研究项目故意如此说的,就为了让空军把本就不多的经费分一部分给哈工大。
“谢威,咱们现在说导弹,不是讨论战机的问题。”
为首的空军领导看着谢威,提醒他不要转移话题。
心中不由暗骂李瑞,逮着机会通过各种方式来要经费。
“首长,讨论导弹的性能改进方向,就绕不开这些。至少,我们需要明确导弹的用途,不然在研制成功的时候就落后了,不仅无法满足部队的发展需求,同样也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只得到了经验……”
谢威咧嘴笑着。
看到不少大佬都神色严肃地点头,他知道自己的目的达到了。
“当然,国内工业基础薄弱是不争的事实。而目前,我们需要做的,不只是提升导弹的制导系统,让我们的导弹能打得更准,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导弹的最大速度,不然到时候还不如敌人的战机速度快呢!”
歼-9的“双26”指标,空军部队的高层都知道。
以目前空军现役的霹雳-2,也是没有可能追上歼-9的速度的。
“这么说来,现在这款导弹的技术,依然不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