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四那是没办法,他们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对方一二十口人被饿死。
“爷爷说了,家里能借的已经都让赵四大爸家借走了,家里留下的一点,我们也要吃饭啊!”
赵想把赵爷爷的原话说了出来。
“这才对。就算要借,也要保证自己家人不受饿。”
老人放心了,赵家老人没被道德绑架住。
有些人是宁可饿着自己和家人,也要把粮食借出去换个好名声。
而赵家不需要啊,他家本身就是烈士家属,名声向来在村子里很好。
其他人也不敢太过逼迫赵家老两口,一旦把人惹急了,跑到镇上哭诉,最后倒霉的只会是大家。
赵想拿起课本复习,等赵老师他们吃完再跟大家学习。
知道赵家没事,大家吃饭的情绪变得轻快起来。
“阿想的厨艺越来越好了。”
大家一吃就吃出了是赵想的手艺,和赵奶奶肯定是有差距的,人家毕竟是煮了几十年饭的人。
赵想的手艺也不错,只是现在什么都缺,让他发挥不出来。
和赵奶奶什么条件都能煮出好吃的饭菜相比,赵想还是差了一点,他太依赖各种调料了。
不过他手艺确实不错,起码村子里大部分人都要好。
“阿想。”
老人突然叫了赵想一声。
“爷爷?”
赵想抬头看向他。
“好好学习,争取考上大学。”
老人说完又变得沉默起来。
“是。”
赵想眨了眨眼睛,答应下来。
对老人的话没有怀疑,甚至都没有主动询问。
毕竟高考已经停了好多年,现在的大学生都是工农大学的学生,成绩是不要想了,大多数都是推荐上去的。
里面有真材实料的很少,就别指望他们了。
赵想没问老人高考是不是要恢复,因为他知道明年就会恢复。
恢复高考后第一次高考是七七年进行的,现在才七五年,过两年他也才十五岁,到时年纪还小就不去了。
不过第二次他可以去试试,与第一次只隔了半年,但是他年纪也大一岁了,到时再去考也不算太出格。
虽然他觉得自己考上一个普通的大学问题应该不大,但是他想考到首都最好的大学去。
那么他就得再多学学,而且他还有个担心,就是他不知道考上大学后,爷爷奶奶怎么办?
把两位老人放在老家,他实在是不放心。
年纪大了随时都有危险,他学医术也是为了他们。
而他上大学肯定要离开家乡的,这就得和爷爷奶奶分开,赵想是不愿意的。
可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他年纪太小了,读书国家给的那点补贴也就刚够他吃的。
赵想头痛,他得想办法挣钱,这样才好带着爷爷奶奶一起离开赵家村。
“你在担心什么?”
张百草坐在徒弟的身边,见他学习有点走神,忍不住问道。
“师父,我要是上大学,爷爷奶奶怎么办?”有事问师父,他还是个孩子呢!
“可以带他们一起。”
张百草从没想过自家徒弟考不上大学,他觉得以他徒弟的聪明和努力,考上首都的大学还是很容易的。
“可是我年纪太小了,手上也没有钱,带着爷爷奶奶怎么活?”
赵想不由得多想了些,在老家还有地种,也有粮食吃。
而在城里什么都靠买,爷爷奶奶手上是有点钱,也经不住这么折腾啊!
“别担心,我有首都有房子。等我们回去,房子就会还回来的。”
张百草跟在老人身边,多少知道一点信息,他根本不担心自家的房子回不来。
“到时候你们祖孙三人就住在师父家,师父家很大,完全住得下。”
张百草拍着胸脯跟徒弟保证。
“这不是住不信得下的问题,爷爷奶奶不会答应的。”
赵想摇头。
在赵爷爷和赵奶奶的认知里,这徒弟住在师父家还说得过去,徒弟的家人却不能这么干。
难不成最后还是要让他们留在老家吗?
赵想还没考大学就已经开始头痛起来了,他和其他人一样,从没担心过自己考不上大学这件事。他不是自大,而是对自己有信心。
钱老和赵老家哪怕好多年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