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了天子六师为何反叛,就是周厉王的改革中,受到冲击最大的就是天子六师,他们才反的。
难道有了这本书,天子六师就不反了?
究竟是哪家哪派的学说,可以如此神奇。
他一点都不怀疑周厉王的眼光见识。
就跟他一样,他也是有眼光有见识的人。
......
大汉,
刘邦摸着下巴,十分笃定的说:
“不用想,周厉王获得的奖励,跟商纣王的那本一定是一个学派的东西。”
“一个是转化俘虏,一个是用来团结各个阶层。”
“甚至,有可能出自一人之手。”
大汉的朝堂中,几个人隐隐有了争雄之意。
张良:比我如何?
陈平:我可以出战。
萧何:内政我也行。
他们都想要跟人坐而论道,一较高下。
.....
天幕中,有关周厉王的一切画面,渐渐地随风而去。
就像是一个时代的落幕,紧接着,一个搂着美人的君王出现在屏幕中。
金色的大字映照出了新的主题。
【下一个盘点人物,大周的亡国之君,周幽王,姬宫湦!】
......
什么!?
周幽王姬宫湦当即就跳了起来。
他嘲笑的亡国之君周幽王竟然是他自己!
“不可能,孤怎么可能是亡国之君。”
......
【关于周幽王的故事可以说是耳熟能详。】
【最出名的莫过于烽火戏诸侯,是说,周幽王为了讨褒姒欢心,用点燃烽火台的方式来让诸侯出尽洋相赶来,然后为了就得博得美人一笑。】
【最后,诸侯们见到烽火也不来了,当犬戎真的攻打过来,周幽王没有兵卒可以防御,就亡国了。】
【当然,这件事肯定是假的。】
【理由有三个:】
【第一:周幽王时代没有烽燧体系,就是没有烽火台传递敌情,一路从边塞到中央的这种模式,这种体系也是在秦汉才建立起来的。】
【第二:以当时的诸侯国远近,不可能同时到达,快的就一两天,慢的就几个月,跟故事里的对不上。】
【第三,在发现的史书中,越往前,越没有这则故事的记载,到了清华简的发现后,就成了另一个故事,是说周幽王的亡国,是因为换了太子,跟褒姒,跟烽火台,一毛钱的关系都没有。】
【所以,我们其实冤枉了周幽王几千年。】
(哈哈哈,好一个史记,写的都能赶上故事会了。)
(我就说嘛,再昏庸的人,也不至于干这种蠢事,真就恋爱脑上身了?)
(一个周幽王,一个商纣王,只要是亡国之君,就非要把脏水全泼在他们身上。)
(还是那句话,古代人无法解释殷商和大周的覆灭,只能亡国的过错全都放在最后一任身上。)
.........
大周,
周幽王松了口气。
还好,还好,后人还是明白孤的。
孤怎么可能会为了一个女人,放弃自己的基业。
什么烽火戏诸故意,博美人一笑,太扯淡。
.......
大明,
崇祯很懵逼。
假的,这竟然是假的!
而且,好像所有人都知道。
他感觉自己的三观再次破碎。
历史到底该怎么读呢?
朕真的不会啊!
........
但此刻,大汉的刘邦,汉文帝,汉武帝,大唐的李世民,魏征,以及其他皇帝都皱眉沉思。
编造一个故事,还是一个看起来非常可笑的故事,就为了抹黑周幽王?
有意义吗?
天幕中,陈勇的声音现在响起。
【关于烽火戏诸故意的故事,第一次记载出现在《史记》里面,也就是咱们的太史公司马迁干的。】
【在这之前《吕氏春秋》,写的是击鼓戏诸侯,再之前,《诗经》上说,赫赫宗周,褒姒灭之。】
【为什么司马迁,一个被封为史圣的人,会在有充足史料,甚至是他可以看到我们现在才发现的《古本竹书纪年》的情况下,还要编造这么一个荒唐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