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晨光熹微。~墈~书*君^ ?首?发-
乔念正凝神为萧衡施针,疏通颅内淤血。
她的动作精准而稳定,额角却已渗出细密的汗珠,长时间的专注和消耗让她本就苍白的脸色更添几分透明。
萧衡安静地躺着,双手依旧被缚,目光却一直追随着乔念,带着一种奇异的信任和探究。
就在这时,守在门外的影卫无声地掠入内室,在乔念身侧低语:“谷主,宇文昊的心腹尤达,半炷香前进了‘醉忘忧’雅阁。沈先生也在里面。”
乔念捻针的手指几不可察地微微一滞,随
谢灵霜率军班师回京,北境百姓夹道相送,呼声震天,百姓皆跪地叩首,高呼“谢将军万岁”。她骑在马上,神情淡然,目光却透着一丝疲惫。这一战,她赢了,赢得彻底,赢得干净利落。
七日后,大军抵达京城郊外。城门处,百官列队相迎,朝中重臣皆在列,连久未露面的礼部尚书也亲自前来。谢灵霜下马,扫视众人一眼,淡淡道:“诸位大人不必多礼,谢某只是尽忠职守,何须如此隆重。”
礼部尚书上前一步,拱手道:“谢大人此番北境大捷,不仅保我大晟边疆安稳,更震慑四夷,功勋卓著,陛下亲口称赞,特赐御酒三坛,以表嘉奖。”
谢灵霜微微颔首,并未多言。
她率军入城,沿途百姓皆自发焚香洒扫,夹道欢迎。孩童们高呼“谢将军”,妇人们泪眼婆娑,老人跪地叩首,口中喃喃:“谢将军回来了,大晟有救了。”
谢灵霜策马而行,望着熟悉的街巷,心中却无一丝欣喜。她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入宫觐见新帝,谢灵霜身着玄色战袍,步伐稳健,步入大殿。
新帝年约二十,眉宇间透着英气,见她入殿,亲自起身相迎,亲自赐座。
“谢将军此番北境之行,辛苦了。”新帝声音温和,却透着一丝试探。
谢灵霜拱手:“为国尽忠,谢某义不容辞。”
新帝点头,随即道:“北境战事已平,朕有意请谢将军回朝,统领兵部,辅佐朕治理天下。”
谢灵霜微微一怔,随即道:“陛下厚爱,谢某感激不尽。但谢某久居军中,恐难胜任朝堂之职,还请陛下另择贤能。”
新帝神色微沉,沉默片刻,缓缓道:“谢将军,你可知道,朝中局势,远比你想象的复杂。”
谢灵霜淡然道:“谢某虽久居边关,但朝堂之事,亦略有耳闻。”
新帝叹息一声,道:“太后虽已幽禁,但其残党仍未尽除。朕虽已亲政,然朝中仍有不少人暗中掣肘。谢将军若能回朝,朕方可真正掌权。”
谢灵霜沉默片刻,终是缓缓道:“陛下若信得过谢某,谢某愿为陛下分忧。”
新帝大喜,起身亲自扶起她:“有谢将军相助,朕便无后顾之忧。”
谢灵霜再次拱手:“谢某定不负陛下所托。”
出宫之后,谢灵霜回到府邸,府中早已收拾妥当,昔日冷清的侯府,如今门庭若市,前来拜访的官员络绎不绝,皆欲与她结交。
她坐在书房中,望着窗外的夜色,心中却无一丝轻松。
她知道,自己已无法再置身事外。
翌日,谢灵霜正式回朝,接掌兵部尚书之职,统领六部之首,朝堂震动。¨完. , ¢榊,颤. ,唔¨错/内.容′
朝中老臣多有不服,但新帝力挺,谢灵霜又以雷霆手段整顿兵部,裁汰冗员,重用能臣,短短月余,兵部风气焕然一新。
朝中诸臣,见她行事果断,手段凌厉,纷纷噤若寒蝉,不敢再轻视。
然而,暗流仍在涌动。
一日,谢灵霜正在兵部议事,忽有侍卫来报:“大人,京畿都指挥使求见。”
谢灵霜微微皱眉,京畿都指挥使乃朝中重臣,掌管京城防务,素来与兵部关系微妙。
她沉吟片刻,道:“请他进来。”
不多时,一名身着铠甲的中年男子步入大堂,神色凝重。
“谢大人。”他拱手一礼,语气低沉,“属下有要事相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