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忽然间,又不知道行还是不行了……”
“哈哈,是的,犹豫了……”杨旭坦诚地回道。
“嗯,那现在,你觉得,是行,还是不行?”老大继续问。
再一次的追问袭来,杨旭忽然沉默了。
刚才已经明确地回复了自己的想法,老大肯定已经知道了。
但老大却又继续问了同样的问题。
杨旭脑子咯噔一下。
他忽然明白了。
“行不行,我也不知道。”杨旭反应了过来,借用老大刚才的话,回道。
“但我觉得,比我刚才的做法好。”杨旭长吁一口气,平静地说道。
“哈哈,厉害啊!”不出所料,老大果然投来了赞许。
“还是师傅厉害……”
“这,要学的太多了……”
“心性的修炼,果然不是说句话的事情……”杨旭真心地感叹道。
最开始,他从个人习惯性思维推断,这从理论上来说,是行不通的。
但是起码,那个时候,他有依据。
那就是,每个人都不同,包括出身,基因,成长的环境,性格,知识环境,经历,情感……所有的东西都不可能一模一样,甚至大相径庭。
因此,这个习惯性的思维判断,本身没有大的问题。
但师傅一句话,就让他犹豫了。
虽然师傅不是敌人,但至少,证明了他自己没有自己的判断体系。
而更要命的是,在没有自己判断体系的情况下,自己都不确定,到底是行,还是不行,就大言不惭地做出了“从理论上来说,不行的”论断。
这种行为,还不如人家扎扎实实地去体会,去实践。
起码,人家在证明的过程当中。
而自己,在耍嘴炮。
这和刚才谈论的,没有考虑到变量,却直接使用别人的战法的行为,没有什么区别。
都是糊里糊涂,
有什么资格,嘲笑人家……
因此想到这里,杨旭不仅没有懊恼,反而觉得心宽了。
“哈哈,不急,慢慢来,都是一步步走过来的。”老大似乎看到了杨旭的心思,安慰道。
“嗯,急不得,急不得。”杨旭附和。
但接下来的几天,大盘的走势,却让杨旭大跌眼镜。
11月13日,大盘直接低开在2600,低开幅度1.15%,并且开在20日线下方。
昨日的反弹涨幅,几乎已经消耗殆尽。
正当杨旭在庆幸昨日见好就收,保住利润的时候,大盘开盘以后,并未继续下探,而是直接上扬,到上午收盘的时候,已经浮出水面、
下午,大盘继续一路北上,最高涨幅超过了1个点。
关键是,量能较昨日反弹,增加了百分之三十以上。
创出了近8个月来的新高。
不仅如此,接下来的几天,稳步推进,一路从所有均线下方,站上了除120和250两条长期均线之外的所有均线。
且量能虽没有持续放大,但基本都维持在相对高的位置。
相比之下,宝息软件却显得似乎有点羸弱。
大涨以后,基本属于横盘震荡的状态,涨幅甚至不敌大盘。
且量能显著萎缩。
这与之前,遥遥领先于大盘产生了明显的转变。
和大盘10月底那一周的情况非常类似。
“老大,就周一爆赚了一把,这几天眼睁睁地看着大盘节节高,但却没有办法参与,郁闷呐,哈哈……”又到周末,杨旭顺带总结了一下这周的战果。
“哈哈,不是都够吃半个月的了么,这才几天,吃不完,别急……”老大淡淡地笑笑。
“嗯,周一大赚一下,确实没有那么急了。”
“但是天天看着大盘放量涨,没找到机会,有点难受,哈哈……”杨旭诚实地汇报。
“嗯,正常。”
“才开始,你还不具备选股的能力,因此,选择比较少,机会自然有限。”老大指出核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