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将温实初的话说了一遍,沈眉庄蹙眉陷入了沉思……
“姐姐,姐姐。,x`x!k~a!n_s`h?u^w?u\.-c*o`m+”
见沈眉庄有些失神,甄嬛轻声唤了她两声:
“当初我劝姐姐应下四阿哥作为养子,是想姐姐终身有个依靠,没想到天不从人愿,倒是我连累姐姐了。”
沈眉庄苦笑一声:
“上战场的事谁也无从预料,哪里能怪你呢!”
她叹了口气,压低了声音继续道:
“我虽只是个挂名婆母,却也不知如何向富察氏开口,或许一开始我就不该托你向温太医求证的…… 嬛儿,四阿哥目前膝下无子,怕是没有继承大统的希望了,你,可想过七阿哥和十阿哥何去何从?”
甄嬛垂首看着手上的珊瑚福禄金珠手钏,上边儿的珊瑚珠子是她凭着记忆专门让内务府帮她寻来相似的,陪了她好些年了,思绪间,沈眉庄注意到她脸上多了几分柔软的神色。一会儿后,甄嬛抬起头笑了笑,镇定地分析道:
“弘杲尚未成年,弘泽年幼,皇上是不会允准皇子生母把持朝政的,若他真动了这个心思,那就是让弘杲记在别的嫔妃之下。·新′完′本*神^站+ ?更′新?最^快′皇子与生母不亲近,便减少了外戚干政的可能。但我已在贵妃之位,皇后和皇贵妃都去世了,姐姐膝下有四阿哥,再过继不太现实。如今在主位上的人不多,但把贵妃的皇子给低位份的妃嫔养育,皇上应该不会,如此,只能是我自己去开口,此事才可能有一二成算。皇上多疑,只要琢磨出端倪,那这一二成算也会归零。”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了一个下午,却也没能决定下来,只约定了一句“从长计议”。
新入宫的李常在漂亮乖巧,在新进宫的新人里算是颇得皇帝宠爱。于是眼下宫里侍寝最多的,除了年世兰、叶澜依、兰答应,又多了一位。皇帝已有老态,不比年轻时身强体健,对皇权更加敏感,为了证明自己而愈加重视那群道士,这群人在宫里那叫一个趾高气昂,日日好吃好喝地供奉着。
是日,李常在挑了皇帝午茶的时间去养心殿请安,苏培盛请了她进去后,她的宫女将手里的食盒交给了苏培盛,恭敬地请示道:
“苏公公,我们小主亲手制了些桃花软糕给皇上,但碰巧小主宫里没有瓷白色的盘子,可这糕点除了品尝,色泽是一大特点,想让皇上仔细观赏也是咱们小主的一片心意,不知能否请苏公公帮忙用白玉盘子装起来?小主还准备了今早儿新摘的花茶,奴婢先把这个拎进去。¢看¨书¢屋! ~首′发\”
服侍皇帝的事儿,苏培盛一向很少使绊子,便微笑着点了点头,接过来递给身后的小厦子去办了。不一会儿,小厦子便装好了糕点捧了过来,苏培盛亲自送进了养心殿,笑呵呵地摆在了皇帝与李常在中间的榻上矮桌上:
“皇上,这是李常在方才带过来的糕点,因这粉红颜色与玉白碟子更相配,所以奴才去换了一下,请您品尝。”
皇帝用银叉叉了一块放到嘴里,咀嚼片刻后点点头:
“软糯香甜,的确不错。李常在有心了。”
李常在的笑容就跟这糕点一样甜美,娇滴滴道:
“能得皇上夸赞,是臣妾与这糕点的福气呢。”
她那黑白分明的眼睛滴溜溜转着,忽然落在了苏培盛腰间的香囊上:
“咦?苏公公这香囊好生别致,仿佛不是内务府的手艺?”
这句话把皇帝的目光也吸引了来,苏培盛眼里快速闪过一丝慌乱,下意识用手按住了香囊,赔着笑道:
“小主抬举了,不过是奴才休息时在宫外市集上随手买的,哪里用得上内务府的手艺呢。”
李常在却有点儿不依不饶,伸出了手来:
“公公谦虚,这个香囊针脚细腻,绣法别致,搭配的珠络细密精致,内务府的功夫都不一定有这样的品质呢,不知能否借予我观赏一下?”
皇帝的目光压力下,苏培盛哪里敢拒绝主子的要求,尽管有些为难,却也只能讪笑着递了上去。李常在把香囊拿在手里仔细地翻来翻去,瞧了一会儿便还给了苏培盛:
“果然是好功夫呢,有些眼熟,像是宫里的功夫,却比昨日内务府给臣妾宫里拿来的绢帕绣法更精密。”
话音刚落,她又像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恍然大悟道:
“哦!臣妾想起来了,前两日臣妾去昭贵妃宫里请安,昭贵妃身边的槿汐姑姑也佩着一个绣工相似的香囊,臣妾喜欢研习女红,当时还跟槿汐姑姑请教了呢!”
虽然甄嬛建议过苏培盛,如果想和槿汐相守,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