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晋阳百姓都点头称是,陈琦这才点点头,开始做法。刹那间,天地昏暗,沙石飞涌,很快,一众人便感觉有一股大力卷着自己的身体,向上飞去,不一会,众人感觉脚踏了实地,却听到陈琦道:”好了,都到了,你们睁眼吧。“
听到陈琦说睁眼,一众百姓这才睁开眼睛,看到眼前的景致分明不是并州风景,知道这是许都后,这才一个个辨明了方向,各自找地方投宿去了。
陈琦见众人都已经各自寻到了归宿,倒也不再担心受到风吹雨打之苦。这才放心离开。
第二日,陈琦来到议事堂上,荀彧等人惊异地看着陈琦,陈琦笑道:“你们如何这般看某,莫不是某的脸上有花不成?”
荀彧道:”大人回来如何不说一声,我等也好去城门口接您不是。“
陈琦轻哼一声道:”荀文若,世人皆道你为人忠厚勤勉,如何竟也学得如此油嘴滑舌?对了,某不在这些时日,可有要事发生么?“
荀谌道:”大人,我军倒没有什么大事,不过,听说灵帝薨了,如今少帝即位,正是普天同庆之时,不知大人有什么打算么?“
陈琦道:”乱世将至也。我倒是没什么,不过,德坚、文远,你二人这些时日要有得忙了,我要你二人六个月内训练三万军队,不然,乱世一至,便是诸侯纷争之时,没有三万军队的话,怕是应付不过来呢。“
高顺、张辽各自向前道:“德坚、文远明白,这就去办。”
陈琦点头道:“有劳了。对了,文若,我国虽小,但终是觉得可用的人不多,不知豫州境内还有什么名士么?”
荀彧道:“主公,颍地多贤,但有名望的其实并不甚多,若是没有名望的,我恰好知道有两个人,此二人为兄弟,杨姓,长者名攸,字祐棠,习文,其能虽不如我甚多,但也是颍地有名的贤士;幼者名脩,字祐赏,习武,昔日曾经在虎口救下一个幼女,为人豁达直爽,是一个不错的统兵之才。”
陈琦看向荀彧,问道:“贤卿可知二人现在何处么?”
荀彧笑道:“可巧了,如今他二人俱在下官府上做事,大人要见,我这便使人回去将他二人寻来。不知大人意下如何?”
陈琦道:“速速请来,有劳文若了。”
不多一会,荀彧带着两个中年男子入殿来。陈琦看向二人,说道:“听文若推荐你二人,言你二人都是世间贤才,元甫初定豫州,正要向北讨伐不臣,不知你二人如何看呢?”
杨脩道:“祐赏以为,董贼麾下有虎将华雄,急切难破,倒不如不急着去攻击他们的军队,我军先把中原平定了,待民心归附,可以先取汉中,汉中离长安不远,又无险关阻隔,那时取长安易之极也。”
陈琦道:“虽然你说的极为中肯,但是你有没有想过,我军让中原民心归附,固然是不错的道理,但那时,董贼也在让民心归附他,你以为我们还有优势么?”
杨攸道:“大人,其实大人的担心是不存在的,董卓自来残暴,岂会有民心一说?纵观天下,唯大人所领,百姓是衣食无忧的,其余诸侯,也只有荆州刘景升、长沙孙公台、益州刘君郎施行德政,其他的,不过是勉力使地方不乱而已。不能说是昏主,也算不得明主,最多庸主而已。
不过,如今何进尚在,董卓未必能够入主中畿。现在就考虑这些,未免有些早了吧?”
荀谌道:“祐棠,你太天真了,洛阳如今何进与宦官十常侍之间的矛盾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境地,以我看之,旬日之间,洛阳必然有消息传来。若何进胜,万事皆休;若十常侍胜,何进必死,京畿必然大乱,而京畿中掌权的必然是袁本初。不过,袁氏虽一时之杰,然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土地虽广,粮食虽丰,适足以为吾奉也。”
陈琦一怔,心道:“这不是曹操和刘备煮酒论英雄时,曹操对刘备说的话么?怎么从荀谌口里说出来了?这不对啊这个。”
荀谌正和杨攸对话,忽然见到陈琦愁眉,因此问道:“大人,莫不是臣说得不对么?”
陈琦立即道:“不,你说得很对。某以为,本初宽而不断,好谋而少决;不断则无威,少决则失后事,今虽强,终不能成大业。但现在天下,黄巾初定,匪祸依旧不断,正当抚慰民心之际,待一二年后,百姓安定,那时,复取袁绍,河北之地可定也。吾观河北,并州、幽州适合放牧,正是少有得骑牧之地,当学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一来令北蛮不敢轻易南下,二来,可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