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是极喜爱陈琦的,毕竟这小子能打仗,能治国,才识能力与西蜀的诸葛亮应该是在伯仲之间。
但目前来看,陈琦的意愿应该不在中原,或许他有自己的想法。可是孙权又不想失去他。这个问题很纠结。
陈琦到底洞悉人心,见孙权纠结,于是道:“陛下乃是中土之龙,小王乃是北地蛮人番国之新主,大王是要成就大事的,岂可因小利而忘了大义?陈元甫向大王推荐一人,此人学识不在我之下,可惜,如今只在北地做一个都尉。若他肯为大王效力,大王扫靖中原,平定蜀益当在弹指间。”
孙权道:“不知,他比孔明如何?”
陈琦道:“我与他同出一门,他主修治国,辅修统军;而元甫主修征伐、辅修治国,所学不同,不可比也。不过,与诸葛亮相比,应在五五之数。”
这一下,孙权来了兴趣,问道:“可知那人现在何处?姓甚名谁?青春几何?可有妻女?”
陈琦道:“大王,那人乃是并州晋阳人,姓杨,名琮,字玄机,年岁与我相仿,大约略小一岁罢。倒也不曾听说他有什么喜欢的女子。若大王家中有待嫁的女公子,小王愿意作保,替大王走上这一遭。”
孙权大喜,忙道:"有劳元甫了。“
陈琦道:”大王且慢,小王另有一事相求。“
孙权道:”只要不是违反人伦事,寡人皆答应你。“
陈琦道:”大王,你也知道,周夫人是我义母,周循、周胤是我兄弟,至于那个遗腹子,元甫已收为族弟,现已唤作陈礼,所以元甫此番回北地,要带着我娘和三个弟弟一起回去,想来应当是没有问题的吧?亦或者说大王觊觎嫂嫂大乔和义母小乔的容颜,会不肯放她二人离去呢?“
陈琦本来说得是玩笑话,谁知道孙权听了却是容颜大变,面皮青红变化,好不热闹。孙权为免尴尬,忙道:”元甫莫要玩笑,朕有喜欢自认,岂能贪恋兄嫂及臣子之妻耶?这若是传将了出去,岂不为天下人所耻笑?“
陈琦这才相信孙权这是真有这个心思啊。于是打着哈哈,随口道:”当然,如大王这般英雄正直的帝王,应该是不屑于做这些宵小之事的。不知大王觉得小王所言如何?“
孙权现在真的是骑虎难下,有心说不是吧,心中委实有些舍不得,可若说是吧,传出去名声当然不好听。于是只好打着哈哈,心里却已经把陈琦给恨死了。
略想了一会,孙权道:”元甫且放宽心,朕不是你想的那种人,那种悖逆人伦的恶事,孙仲谋自认不屑去做。朕是要做大事的,岂能因此等小节而毁了名声?“
陈琦笑道:”大王,元甫果然没有看错大王,大王果然是那光明雷洛真君子,不是曹贼好人妇的国贼。“
孙权忙道:”元甫,莫说这事了,毕竟死者为大。曹贼生前再不堪,毕竟已经做了古,妄言古人不是,终非君子所为也。“
陈琦道:”既然大王不喜,那小王便不说了罢。“陈琦之所以一次一次点醒孙权,就是要告诉他,不要打我的主意,我也是一国的主君。你不要想着对我动手,真的动起手阿里,我不会怕你的。”
孙权自然也是聪明人,自然不会做那些吃力不讨好的事。
陈琦见孙权不说话,于是又道:“大王,口说无凭,不如大王写一封手书,万一城门官员要看圣旨,那小王也有凭证不是?”
孙权笑道:“想不到元甫出使一趟西域,竟把事情做得如此滴水不漏。果然成长了许多。”
陈琦也笑道:“大王,人总要经历一些事才会长大,当初元甫就是盛气凛然,这才造了无尽的杀孽。如今看来,当真是幼稚的紧。亏我也是习学了《孙子兵法》的,却忘了孙子说:战争的原则是:使敌人举国降服是上策,用武力击破敌国就次一等;使敌人全军降服是上策,击败敌军就次一等; 使敌人全旅降服是上策,击破敌旅就次一等;使敌人全兵降服是上策,击破敌卒就次一等;使敌人全伍降服是上策,击破敌伍就次一等。
我当初烧了山越的军粮和民粮,这才使得山越不得不从山里走出来。这样的手段,用在政治上一样是适用的。大王只要把反对自己的敌对势力当成是当初的山越。一定可以让国家进一步的发展。
小王在乌桓的时候,发现乌桓人十分喜欢抢劫百姓的财物。这些传统秉承了东胡、匈奴的传统,那就是人口的掠夺。财产的掠夺,凡是可以来掠夺的,就没有我们不去掠夺的。除了老人以外的所有人,也是掠夺的对象。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孩是部落发展的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