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精彩小说网 > 寒门科举日常 > 分卷阅读24

分卷阅读24

客人这么捧场,更喜欢朱大成了,还特意拿出了之前宝贝的香菇鸡肉酱,给朱大成碗里舀了一大勺。

朱大成拌着面吃了一大口,眼睛都亮了:“嗯!好吃!钱奶奶您手艺真好,比我娘还好!”

“哈哈哈。”钱氏笑着将整个一瓶香菇鸡肉酱都推到了朱大成面前,“好吃你就多吃点,到时候考完了试,让承福给你带两罐。”

李承福自己舀了一勺酱埋头吃着,这酱还是他让他奶做的哩,香菇都是山上捡的,有的都不是香菇,就是野菌子,鸡肉也是大伯住的野鸡。

几乎零成本,送多少他都不心疼,他奶更不心疼。

吃完了面,两人就跟着钱氏几人一起去镇上,李承福和朱大成背着书袋去私塾,钱氏三个照常去老位置摆摊。

只是今天李广万没有带很多蚊香和香皂,因为私塾考完试中午就放学了,到时候他直接接着儿子跟老娘一块儿收摊回家。

私塾内,苏秀才还没来,甲班的教室里却异常安静,个个都埋头抱着书苦读,似乎这一会儿就能把整本书装进脑子似的。

他们这个班虽然说是启蒙完了的,但学习科举的书还没学完,所以这次考试只会着重考算术和基础知识的记忆,也就是填空默写类的题。

李承福不知道这是什么朝代,似乎历史上并不存在,部分高官的名字他听都没听过,而现在的朝堂形式更是复杂。

苏秀才不过一个多年屡试不中的老秀才,对朝堂的动向知之甚少,所以能教授给学生的除了书上的知识,其他的基本为零。

这也就导致李承福对于现在的朝代了解也很少,都穿过来三年了,除了知道年号,其他的事是一概不知。

只是感觉不是什么太平年,之前新县令安排重修堤坝,招的周边几个村的劳动力。

但听说很多其他地方赋税比他们这儿还严重,好几个省这个夏天闹旱灾,也是李家村本就处于比较穷困的地带,灾民没往这儿来。

灾荒年间温饱都成问题,一般考官的侧重都会放在策问等偏实务的考究上,对诗词歌赋要求不高。

这是李承福自己的猜想,而且他本人对诗歌是真的不感冒,现在他年纪小,苏秀才自己也水平有限,还没发现他这一短板。

李承福自己也不在意,所以一直到后来入仕,对于作诗,他都是能避则避。

没一会儿,苏秀才拿着卷子进来。

见学生们都还在抱佛脚,他满意地捋了一把花白的胡须。

还行,知道自己还有不足,都没放弃自己,还在进行最后的抢救。

“好了,都把书收起来,准备考试。”

第十七章

第一堂苏秀才安排的就是各种经文默写,包括四书五经,范围相当之大,有些偏僻的句子都被他挑出来出在了卷子上。

还好这些书李承福都已经到了倒背如流的阶段,没有哪一句是他不知道的。

但光靠划重点的朱大成可就没有这么幸运了,昨晚他背的都是李承福给他划的重点,自然不可能包含全部,所以考完这第一堂,朱大成整个人就已经焉了。

其他学生也没好多少,特别是平时读书不用功的镇上地主家的傻儿子们。

这时候能读得起书的人家要么是家里有钱的,要么是家里没钱但死也要供孩子读书的。

苏秀才的学费收的比曾秀才的高,所以他的学堂中贫困学子只有李承福一个,当然是相对而言。

现在的李家做了半年的生意,家里已经渐渐有些余钱,比李承福刚穿越过来的时候好太多了。

收了卷子,根本没有歇气的时候,苏秀才紧接着又发了第二张卷子,学生们接着卷子一看,个个都长了嘴吸一口凉气。

天爷啊!满满一整面的算术题,看得人头昏眼花,感觉十个脑袋都不够用啊!

大家都福至心灵很有默契地朝李承福的方向看去,哟!不愧是小神童,人家都已经埋头开始写答案了啦!

整个甲班就十个人,除了毫无压力的李承福,唯二感到不那么绝望的,大概就是被李承福练了一晚上的朱大成了。

呼!还好还好,这好几个题型昨晚上承福都给他讲过,他只要把数字改成题目中的算出来就行了。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同样,考试的时间也是很少的,一晃就不够用了。

苏秀才卡着时间收卷的时候,还有好几个学生哭求着再给点时间。

看着大家丧丧的表情,苏秀才面上不显,心里却满意地开花了。

哼!一群兔崽子,平时读书不用功,还想放假好好玩?想得美!

这次他故意出的难题,目的就是为了给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