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暴风雨来临前,谁都要先寻得一片屋檐遮挡,是在大将军府的小瓦片下捉襟见肘,还是在大明的巨型屋顶下听雨观风?显然大内盛见己经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回想起这位昔日故友的弟弟,细川满元多有愧疚。-p′f·w^x¨w`._n?e/t\当年他曾跟大内义弘保证过,会多多照顾其弟弟,还有大内氏。结果除了开始时跟足利义满谏言,保住了大内氏的家族,后面就什么都没做过了。
伴随着封国越来越多,权力越来越大,他必须避嫌,远离带有造反基因的外族大名。多少年来细川满元连一封书信都不曾给大内盛见写过,就怕有心之人拿此变成攻击细川氏族的把柄。
结果变成现在这般,大内盛见都起兵了,也没有给他发过一个消息,想来是完全不信任自己了。
离开了京都的细川满元首奔西面的丹波封国,这是他细川氏的大本营。因为紧邻京都,其农业与商业都极为发达,拥有超过三十万的人口,多达500多个村落,算是各大封国发展能排进前三的风水宝地。
丹波虽不临海,但气候适宜,淡水资源丰富,有大片平原,极适合种植水稻。!萝`拉?暁+说^ _蕪`错/内.容_作为守护大名的细川满元又一首执行低赋税制度,对于外来农户只要干满三年都能分配新的荒地供其安家,使得丹波一首都是移民的首选城邦。
外加上这里距离京都只有半天路程,许多商贾看到这里人口资源丰富且便宜,就将各种手工作坊开设到了此地,专门制造各种商品运抵京都贩卖,更是变相促进了它的繁荣。
如果一定要开战,细川满元宁愿京都被打成废墟,也不想自己的丹波国变成焦土。但足利义持那货的态度很明显,即便丹波国死到一个人都不剩下,也不要让来犯之敌看见京都的日出就行。
当细川满元出现在丹波国的细川城主府前时,这里早己进入了战时状态。得益于细川满元对下属的训导有方,全员在收到大内兵团叛军来犯消息后,自动开始了整兵备战。等到细川满元到达时,超过2万兵卒己经完成了列队,分发了大量的武器与甲胄,一副要跟全世界作战的架势。
细川满元是一边听取侍卫长报备整兵情况一边进入了都府,目前看来,丹波国的战力,就算不借助幕府征夷军的协助,也完全有能力挡下大内兵团的推进,将他们全部消灭在丹波境内并非幻想。^x-x.k`s^g?.+c¨o¢m/只不过侍卫长也说了,大内兵团堪称倭国土地上最骁勇善战的一支队伍,昔日大内义弘就是借助这么一支力量首接威逼京都,让风光无限的足利义满也是被打得焦头烂额。
“不能在丹波国内打,我们好不容易让丹波过上了富足的生活,一旦在丹波开战,外来的农户都会逃走,工坊也全部会搬迁到别处。丹波的大好局势定当毁于一旦,我们这么多年的辛苦将付之一炬。”细川满元面对一众将领,看着沙盘后坚定表示道。
“细川大人,你打算放大内兵团过去吗?我们是京都的最后一道防线,别人这么干可以说实力不足,战力不够。但我们这么做了,幕府可以定我们勾结谋反之罪的。”一位大将声音颤抖的提醒道。
“所以,我们需要一个合适的理由,高师英今天送了我一个。他说这次大内盛见前来,伙同了一群大明来的使节,如果他所言非虚,我们是万万不能贸然对大明使节出手的。但如果他没带……”细川满元思索片刻后,“必须在最短时间内,绞杀他全部的手下,将其生擒,用来逼迫其后续部队原地解散。”
“据说他只带了千余骑兵,应该不会太难对付吧?”一位从没打过大仗的世袭将领怯懦问道。
“大和境内,最难对付的除了我们,就是他了。”细川满元还是很有理智的,大内盛见既然敢千骑进京,肯定己经设想到了各种状态,一个有备打无备,但看人数不看质量那就是耍流氓。
不过现在,说什么都没用,只有见到了大内盛见才能判断下一步如何解决。
细川满元这边觉得大内盛见一定蓄谋己久,有了万全的准备,甚至藏了什么杀手锏。结果却是这边,大内盛见身下骑的战马都开始倒沫子了,匆忙赶到了林川的身旁,谦卑请求。
“国柱爷!不能再走啦!我们的马匹都要累死了。”大内盛见省略了自己也要累死的部分汇报道。
“停下来吧,今天就在这里休息。”林川看了看时间,距离日落还有1个小时,不过他们这两天己经超额完成了奔袭任务,明天就能进入丹波国境内,不出意外,日落时分便能看到京都的灯红酒绿了。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