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俗话说得好,每当你酣然入梦的时候,总有人在废寝忘食……亦如现在的长门国中的情况。!看!书_屋-小*税*惘+ `勉.费\岳-黩/
集结的锣声敲得都快给敲破了。城中所有的兵种集结,分发着对抗幕府强军时才配备的刀枪剑戟斧钺钩叉,仅有的20门火炮也全给推上了城楼,瞄准着海上,但看看地方号上那黑洞洞的360个密集炮口,就觉得自己是在开玩笑……
码头之上,一切无关人员都被迅速撤离,各类士兵分散站位,构建防御阵型,其反应速度足可见大内盛见绝非浪得虚名,带兵从严,军心稳健。
面对这样的战舰,没有溃逃就己经说明他很有一套了。
“那是大明的战舰?”
“大明终于要打过来了吗?”
“早说了不能资助倭寇啊……肯定把我们供出来啦!”
人吧,就是不能闲着,特别是这种静默等死的时候,那闲话就会越说越多,越多越离谱。
长门国是倭国人与大明黑市交易的桥头堡,更是近乎5成倭寇选择前往大明的中转站。这些在倭国只能算流匪的玩意来到长门国,丰富了当地的经济活动,也增加了治理难度。?墈¨书!屋?晓·税¨蛧^ ^已′发*布!蕞?薪_章!截-
大内盛见推出的政策,所有流民如果找不到工作,最多只能在长门国逗留3个月。3个月后,要么你滚去其他封国,要么就要登上倭寇的贼船,前往大明淘金搏一个美好明天。
他们有没有明天不知道,但大内氏每给倭寇头头输送一个流民,就能换来2贯铜钱,也就是2两银一个,靠这种盗卖人口的生意,长门国业赚了个盆满钵满。
可要知道,这种向外输出流民为寇的生意,属于刀尖上跳舞。或许幕府朝廷不管,但海对面的朝廷也真的能一首不闻不问吗?
所以,当看见大明的战舰出现在港口外时,所有长门国的城防军心里清楚,这他吗就是报应啊!
“城主到!”就在军队里越传越邪乎的时候,一声嘹亮的招呼,骑着高头大马的大内盛见身着全套大名铠甲,漫步穿过了阵列,来到了所有人的面前。
仅仅是这一个动作,就安抚了焦躁的人心,要知道在这城里,没有任何人的命能比城主大人的甘贵,各封国间的战争,向来都是城主立在人前装装样子,然后大喊一声冲锋,武士压着一群命比草贱的炮灰冲锋,杀得昏天暗地,首到一方受不了的就鸣金收兵,城主们再来谈战败的条件,至于那些死掉的……只是谈判中的耗材而己。^零¨点_看_书- !已¨发?布/最`辛*章+节_
可长门国不同,大内盛见从不会躲在兵卒的身后,向来都是亲自带着护卫队冲锋在前,杀得敌军人仰马翻,所以才为他搏来一个长门项羽的名号。
而此刻,大内盛见面对的却是大明的无敌战舰,300多门火炮的瞄准,这需要的可不仅仅是勇气。
“城主大人,大明战舰按兵不动,恐在调度调整火炮射角,您千金之躯,不可在此久留,还请退居城中,从长计议。”一名谋臣抱拳谏言道。
“退?大明的宝船何等威力,只要它想,能将我沿岸城防轰成废墟,退到哪都是死路一条。”大内盛见翻身下马,随手接过了下人递来的窥管,眺望着4里地外的地方号。
这号称长门项羽的武将,却并没有想象中的孔武有力,身体高瘦,脸颊内凹,行似病态,双眼无神,但他就像最毒的毒蛇,你觉得他软弱可欺时,就会突然跳起给你一口,送你去见阎王,也正应了那句兵不厌诈。
“城主……”谋臣都快急死了,要知道大内盛见就是所有人锦衣玉食的希望,退一万步讲,就算长门国沿岸丢了,被轰成了渣渣,只要大内盛见还活着,作为三国守护大名的他,依旧能在内陆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没有必要拿自己的蛋去硬撞大明的花岗岩。
区区一艘战舰,除开火炮又能装多少兵马?真上了陆地,谁是爸爸还要另算,没有必要争这一时长短。
“你说他们停着又不靠岸,又不派使者,到底在想什么了?”大内盛见可没有谋臣那么短视。眼前明显就是大明的旗舰宝船,他都出现了,其他的战船还会远吗?
大明海军可不是旧元那群蒙古海军可以比拟,郑和舰队出入西洋如入无人之境,战海盗,平战乱,颠覆国家政权,可谓无往不利。这几天他们甚至开始做起了什么“自由贸易”?
大炮都堆人家国王嘴里了,还妄言什么自由贸易?什么自由?死亡的自由么?现在的外海正在刮着护国神风,这是倭国最后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