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臣有李斯,武将有王贲。
有他们两人带头,文武集团的大臣们虽然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
但还是都随着两人跪下,为嬴风请赏。
“好!!!”
“既然诸位,都为风儿请赏,那朕就顺应民心,为风儿布置恩赏。只是该如何封赏,才能配得上风儿这齐天之功呢?”
封赏?
大臣们愣了一下。
赏赐是给予物质类的需求,
而封赏则是给予权位赏的晋升。
不是在说请赏吗?怎么变成封赏了?
嬴风是大秦皇子。
按理说应该不在封赏的体系中,更何况嬴风才五岁而已,给予什么权位,恐怕都不合适吧。
等等——
大臣们忽然意识到了什么。
震惊地看着龙台上的嬴政。
皇子之上还有什么?
太子!!!
难不成陛下想要借这个机会,立嬴风为皇储?!
就在众大臣惊讶的时候,
李斯则是开口说道,“陛下,您一统天下十数载,实乃天下共主。创立法制,治国安邦,雄才大略,威震四海,乃天下百姓之敬仰。”
“然臣窃以为,国之根本在于传承有序,社稷安危系于储君之选。”
“臣愿陛下以国家为重,为了国家百姓,早立储君,承袭大统,以固国本。”
“如此,方可使国家长治久安,百姓安居乐业。”
“此诚臣之肺腑之言,望陛下三思。”
李斯一番话说得在场大臣皆是心惊不已。
但没有人认为这是李斯想说的话,
只认为这是嬴政想听的话。
这是嬴政想做的事。
毕竟无人不知,李斯是陛下肚子中的蛔虫,更相当于陛下的嘴替。
有些话陛下不好直接提,都是由李斯来提的。
可……立储。
此等大事儿,陛下竟然在这时候,轻易草率地决定了……吗?
陛下草率不草率,他们不知。
但从他们的角度来看,陛下确实是草率的。
嬴政似乎颇为为难,道,“立储么?话说,自秦国一统天下十一载来,我确实还没有下定决心呢。”
但嬴政的态度更让众臣意识到了,他不是想想而已。
不然,他不会只是为难的神色了。
而是应该冷哼一声,呵斥李斯是否有什么贼心?
而李斯则是立即说道,“万请陛下早日下定决心!”
“诶,李相操心了。”
嬴政叹息一声,似乎颇为无奈,“只是,朕也不知道,哪位皇子有固国之能,此皇子,可以善,但不可以仁善,还要有治国的才能,更要有明智的头脑。”
“最重要的是,他最好有天佑之福运,这样才能恩泽我秦国千秋万代。”
开始了,开始了,又开始了!
就像从前每一次的李斯与嬴政打配合。
这次也没有什么例外。
嬴政想说什么?
李斯便根据答案提出问题。
而后,嬴政在根据问题提出选择。
这让大臣们选择。
可……他们有得选择吗?
真正正确的选择只有一个。
那就是顺着嬴政的思路说出那个名字。
嬴风!
符合嬴政选择的,就只有嬴风这一个答案!
这时,王贲忽然开口道,“陛下,微臣僭越,窃举荐嬴风殿下!”
“嬴风么,可他年仅五岁,担当得起吗?”嬴政似乎很为难。
李斯则是立即说道,“陛下,嬴风殿下虽才年仅五岁。”
“但他两岁识字,三岁学文,四岁通晓四书五经,五岁便能赋诗作文了,而且,还藏书万卷,时时通研。”
“其才华学识,可超他人二十五岁之积累所不能及也!”
五岁超二十五岁。
众人心中一惊。
倒不是嬴风学识底蕴之丰富。
而是二十五这个数字有些敏感。
因为,长公子扶苏,年有二十四,虚岁也就是二十五了。
李斯这是在暗指,嬴风比扶苏的学识更加丰富吗?
或许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但反正今天过后,李斯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