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不可能守住的判断。
(如果瓦图京现在面对的是钢四提供的界面,还有可能选择硬顶,毕竟后续德军的补给马上就要面临一个困难节点。
但是现实是薯条号,没飞到足以支撑起战略决定的距离,而且对于战略情况的判断,显然一次侦查是绝对不够的。
所以瓦图京综合当前情况:
一、当前到达前线的德军兵强马壮,并且后续还有援军;
二、德军援兵,到达的时间,几乎肯定比苏军快;
三、当前苏军损失情况,和当事军官,反映的苏军与德军的战斗力差距,几乎没有可能再给援军争取时间。
只能做出无法守住的判断。)
然后开始考虑如何能在这个局面下,为苏军多保存一些战力,并尽量打击德军继续冲击的潜力,为当前缺乏防御的普斯科夫和奥斯特洛夫筑垒地区争取更多时间。
(普斯科夫和奥斯特洛夫筑垒地区,是原苏联国境(1940年吞并波三小之前的)斯大林防线组成部分,也是历史中最高统帅部,6月29日承认将德军挡在道加瓦河,已经不可能后,重新组织防线的地点。)
最终一个反击计划诞生,位于薯条机场(在瓦图京眼里是陶格夫匹尔斯机场)的苏联空军混合编队和正在接近前线的坦克第42师加强坦克团,成为了瓦图京当前唯一能依靠的突击力量。
这支力量,必须在德军再次加固陶格夫匹尔斯桥头堡前,击穿一次德军桥头堡,打出一个可以说服钢铁同志和其他国防人民委员,同意当前的苏军立即后撤的战果,才能最大程度避免苏军再次无组织撤离。
在新的防线上,上演当前这一幕,使得列宁格勒彻底失去掩护。
而在瓦图京权衡了政治、军事的计划成型,开始分发到所有苏军军官时,薯条君的第三阶段即将开始的剧情提示也刷新了。
大规模行动第三阶段
根据第二阶段防御任务的完成情况,苏军在第三阶段的行动将获得优势:
不可能的机场——苏联空军将有一次先手发动攻击的机会。
内力受损——德军储备物资将下降。
协同一致——苏军将能发动一次协同有序的进攻。
战场时间6月27日凌晨,尽管我们已经努力防御了,但是敌军的增援几乎把我们逼到了绝路,我们必须绝地反击,最大限度摧毁敌军持续作战的潜力,为之后的战斗,争取更多有利条件…………
会议室状态结束,天边的微光,无疑表明了薯条君再次经历了时间加速,此刻已经是苏联空军即将起飞,奔赴决定命运战斗的时刻了。
…………
几个小时前,会议刚刚结束的时间
除了都收到了明确命令,开始以苏军特有的,有命令就能按部就班完成的节奏,开始组织行动的中低层军官们。
从短暂睡梦中醒来的库兹涅佐夫,一身冷汗顾不上自己醒来的地方极为奇怪。反而在极为强烈的不安感下,给大量部队下达了,暗示准备组织撤退的命令。
(薯条集团军所属单位已经收到的命令,被方面军司令部记录在案,成为了真正发出的命令,其余第八集团军和第十一集团军部队则是正常收到了命令)
同样的剧情发生在别尔扎林、列柳申科则身上。不过他们获得的则是一份情报和一道命令,据卫兵说是内务部特别部门刚刚送来的急件。
打开其中内容,两名军官瞬间亡魂大冒,似乎刚刚小憩中的恶梦成真了一样。
两人都立即急令通信部门,必须将最新的命令及时送到所有部队,调整正在增援部队的行进路线,意图在道加瓦河防线浅纵深,建立一道可以缓冲德军突击的防线。
(同样的隶属于薯条集团军的部队,已经收到的命令,被两位指挥官签发确认,而其他部队则正常收到命令。)
而作为这一切实际主导人的瓦图京,则在自己睡着的地方,发现了薯条会议室最后的馈赠——道加瓦河防线情况的汇总报告。
在简单翻过这份,据悉是内务部特别部门,刚刚从前线获得的情报后。
感到自己似乎早就知晓其中内容,并且下意识忽视了,为什么这种情报会送到自己手里,而不是直接送往钢铁同志办公室的瓦图京。
立即决定面见钢铁同志,向其报告前线的真实情况,并请求钢铁同志放弃,在这一防线坚守反击的想法,尽快在新的防线组织防御,以保卫列宁格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