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了。”
在平阳县的前二十六年,面对干旱,他?束手?无策。
是县太爷找到地下?水源,他?才接着组织全县民众,十五天内挖井出水救活庄稼。
在得知?十八万厉国兵将要?袭击平阳县的时候,他?茫然无措。
是县太爷用卖茶叶的钱组建军队,又?做农具开荒制肥提高地力筹集军粮,而且烧出水泥修建城墙,还在研究新?的炼钢法造宝刀宝剑。
他?做的,只是安置流民,给?各人分派任务而已。
“不对。”谢亦云反驳,“你的长处是治理政务,在这上面恐怕全吴朝没有能超出你的,而给?你一个能安心治理的环境是我该做的,你不能把该我做的强加在自己头上。”
给?你一个能安心治理的环境。
俞县丞品着这句话,心中生出豪情。
若真能如此,他?未必不能治一国。
毕竟他?现?在管着平阳县,即使要?为以后的厉国兵入侵做准备,他?也只是忙过一阵就轻松下?来。
谢亦云也看出来平阳县一县的事务对俞县丞是小儿科,心思一转:“俞县丞,我有事要?你去办。”
你不是没事干吗,都闲得来修城墙了,我这里多的是事让你干。我们的目标可不是平阳县一个小小的县城,而是天下?,事多得干不完,哪能让你闲着。
“我要?开学堂,教识字、算术、农学、自然、地理、……”
“招收学生,男女不限,二十岁以下?。”
“这些学生入学之时签订合约,学成之后要?先给?我无偿做三年的事。”谢亦云慢慢道,这些都是她在脑子里转过多遍的,说得慢,是让俞县丞跟上她的思路。
毕竟这样的学堂,以前从未有过。
“请俞县丞为学堂物?色夫子,把他?们请来,尽快把学堂开起来。”
早些开学堂,早些教出学生,为她办事。
“俞县丞,你想一想,写一个开学堂的章程给?我。”
扔下?一堆任务给?俞县丞后,谢亦云毫无心理负担地跑去看城墙了。
江护卫看身后的俞县丞一眼,心中很是同情。他?是知?道的,现?在平阳县但凡识得几个字的都忙得脚不沾地,少爷还让俞县丞去找夫子教学生,去哪儿找啊?
而且听?少爷说的,学堂里要?教那?么多科目,到哪儿找这样的夫子啊?
俞县丞可有得头疼了。
=
城墙下?,谢亦云仰头望。
这一段城墙已经修好,高约十二米,已经是吴朝最高的城墙,就连京城的城墙也才十米。
定下?十二米,是因为她上辈子有一个大?学同学是西安人,经常炫耀西安的城墙,说高度有十二米,她就记住了这个数字。
于?是在加高平阳县的城墙时,她拍板决定了十二米的高度。
原先的城墙只有六米,旁边没修的和修好的这一段比起来,顿时显得无比矮小。
城墙加高了,厚度也要?增加,所以他?们基本上是相当于?重修城墙。
水泥加固的城墙,看上去十分坚固,谢亦云摸了摸,很硬。
望着高高的城墙,谢亦云心里满是安全感。
有这样高的坚固城墙挡着,厉国兵要?想攻进来可不容易。何况她还有一支精兵,现?在只有一万人,后面她是打算要?招三万人的。
十二米的城墙,三万精兵,足以挡住厉国兵。
第55章
刀匠们日夜赶工, 三天后,第一批刀剑和箭头造好,谢亦云接到消息, 马上带着护卫们赶去,俞县丞也跟着一起?。
这批刀剑共有一千来把,桌子上摆了三十几把, 其它的?都堆放在地下。
江护卫眼?光一扫, 被桌子上的刀剑吸引住视线。
那些刀剑和地上的不同, 地上的?都是统一的?样式, 刀都是武者最常用的?横刀, 剑也是最常见的?三尺长剑,一模一样的?刀柄和剑柄, 一模一样的刀鞘和剑鞘。
可?是桌子上的?刀剑却是各种不?同的?造型, 柄和鞘所用的?都是名贵木材。
江护卫一眼?就看到其中一把剑, 正是他向刀匠所描述的?合他心意的?剑的?形状, 剑柄比一般的?剑略宽,相应的?剑身也宽一点。
这应该就是少爷让刀匠特?意为他打造的?那把剑了。
“少爷?”江护卫看向谢亦云, 眼?中满是兴奋。@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其他护卫也都在桌子上找到了自己定制的?刀或剑, 一起?看向谢亦云。
“去吧, 去拿自己的?刀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