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桥领着商画和引月去了南街的梅花巷子,去年他在此购置了一间小院,如今正好可以供几人暂时歇脚。
因着林野年要考试,商画便叫卫桥把引月带回清水镇,再叫庄七去确认一番,毕竟引月在温香楼待了那么久,商画自然还是心中有疑的,不能叫她回去便见到庄徽。
庄徽的存在越少人知道越好。
进入白鹭书院是需要考试的,考试不合格者书院不会收,今日林野年和李丰源一起去白鹭书院报了名,考试时间在三日后。
这场考核主要就是筛选可以进入书院读书的学子,毕竟每年有那么多学子想要进入白鹭书院,总要分个参差。
白鹭书院的学子除却破例招收的学子其他学子至少都是拥有秀才功名的,否则连报名都没资格。
这场入学考试对于已经获得秀才功名的学子来说算不上难。
考试内容也是明确划分出来的,不外乎是院试内容以上下,不会太难,也不会太简单,历年的入学考核,没过的学子有许多人都是因为没有把题做完而与入读白鹭书院的机会失之交臂。
白鹭书院的入学考核繁多且杂,但主要也是由四书五经为主,《孝经》和《论语》为必选,其实这些对于林野年来说不难,毕竟他的记忆力堪称过目不忘。
但林野年是个做事极其认真的人,他必须过白鹭书院的入学考核,昏黄的灯光下,少年正捧着一卷策论在细读。
白鹭书院的入学考核便要连考二天,分得极其详细,两天两场,第一天考的第一场为帖经,杂文,主要考察考生的记忆力。
其中也包括一些论、表之类的文体,考察考生的书法和习作能力。
第二天考策论,主要考察学生对法律、时政、吏治等方面的理解和观点,由于白鹭书院的山长对算数十分感兴趣,所以每次入学考试最后都会给学生出几道算术题。
至于究竟多少题,则要看山长的心情了。
要说这大庸朝对于算术其实并不在重视,例如京都的国子学,对于普通人而言只有“四门学”前途无量,“算学”则是一脸惨相。
算学学制七年,许多学子不会选择,因为这算学每年都有年终大考,最后还会有个考试,总之相对于考申论的秀才科,以及背诵默写一些儒家经典的明经科,还有进士科都比不过,因为没有前途。
大庸学风多向京都看齐,这国子学都不重视的算学,其他地方也不会太重视,毕竟掉光头发呕心沥血熬七年出来成为一个从九品下的官员实在非读书人的明智之举。
林野年也不打算在这算术上用功,只是看还是要看一下的,每年白鹭书院的山长出的算术题其实都是在常见的那几本算术卷中挑选。
就这样三日一晃而过,商画起了个大早因为宋林野年去白鹭书院考试。
首先笔墨纸砚这些肯定是需要自己备好,商画和姜容都很在意,林野年站在一边笑着等商画给他检查是否有遗漏的东西没带。
商画仔细瞧了一遍见其并无什么遗漏的东西,这才又给林野年收拾好,并交代道:“不要紧张,实在考不过便回私塾也一样的,计先生的学问不必白鹭书院的夫子差。”
林野年抬眸看向商画,坚定道:“阿姐,我一定会考过的。”
林野年带着春生搭乘马车来到白鹭书院外,只见白鹭书院外早已排起长长的队伍,大门口站着两个书院的学子在为排队的学子做检查,虽不如科考查得严厉,但一些小抄也难以带进去。
春生自然是不能进去的,只能在书院外等着,林野年坐在双书案前看着面前的题,心下微定。
今日第一场主要考八股文与试帖诗,并默写《圣谕广训》百数十字。
第一题为八股文章一篇,题目限在四书以内,同时还要做一首五言六韵试帖诗,当日午后四点交卷。
倒是与院试内容差不多,林野年看了片刻便开始提笔作答。
孟怀玉也参与了这场考试,他虽可以靠关系直接进来,但他依旧选择了和这届学子同时参加入学考试。
只是孟怀玉和林野年不在同一间考,若是孟怀玉在这间屋子内考自然能认出第一个位置那认真解题的小少年便是他此次来的目标。
一日考过,白鹭书院便开始热闹起来,商画早已买了遥城最出名的糕点坐在马车等林野年出来。
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春生死死盯着那从书院内走出的人群,有的人眉飞色舞面露喜意,估计是答题做的不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