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是举和后世的唯才是举根本就不是一回事情。
曹操所推行的唯才是举,内核是为我所用,简单的来说,就是只要你愿意效忠我曹操,然后你本人又具有一定的能力,哪怕你贪污腐败,哪怕你草菅人命,哪怕你名声败坏,我一样可以给你官做。
这才是曹操推行的唯才是举。
东汉末年的士族虽然腐化的严重,可很大一部分的士族子弟还是要脸的,远远没有后世大晋那般无耻。
很多士族把名声看的很重,为的就是能靠名声做官。
曹操直接来了一个唯才是举,这些士族怎么可能不反对?
更别说曹操唯才是举出来的官吏,十个里有很可能就有五丶六个是贪官污吏了。0·0¢晓*税,徃! /追?醉.辛¢漳~截`
刘封这边却是截然不同,他对于天下士族采用的是后世的唯才是举,也即是既重道德,也重才干,人尽其用。
尤其是刘封并没有中原情节,在他麾下徐州人丶扬州人丶荆州人丶乃至于交州人都一样能出头,这可是给了益州如黄权这样有志之士极大的诱惑。
益州士族在两汉可真是没什么地位,刘邦的龙兴之地可是汉中,并非益州,至于刘秀,那更是与益州只有仇没有恩。
如今刘氏父子基业已成,虽然再也拿不到龙兴之功,但从龙之功总是有的,而且越早添加,以刘氏父子一视同仁的性格,还是很有机会能进入骠骑将军幕府和左将军幕府内核位置的。
前提自然是刘璋愿意归顺左幕。
可黄权却心知肚明,刘璋的选择很可能同益州本地士族的选择不一样。
至于东州派,他们是有可能会支持刘璋的决定的。
因为东州派主要来源于是关中三辅和荆州南阳地区,少量则是来源于荆州江夏郡。
如今前两者都在曹操的治下,而江夏郡的东州派不仅人少,而且还都是刘焉的老臣,这些人并不受刘璋的亲近,话语权也远不如前面两者多。
考虑再三,黄权最后还是决定将司马朗送去成都。
作为臣子,他不能替自己的主公做决择。
只不过在这之前,他另派他人先行前往成都,将这消息通报给了张松等人,让他们早做准备。
果然,当司马朗在黄权派人护送之下,抵达成都之后,立刻就得到了刘璋的接见。
对于司马朗的到来,刘璋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
虽然刘璋并没有答应司马朗的要求,归顺朝廷和曹操,但他表现的相当积极,双方见面之后,气氛十分和谐融洽,还特地设置了晚宴款待司马朗。
司马朗在来之前就已经打听清楚,刘璋同张鲁之间有深仇大恨。
招降刘璋很可能会引起张鲁的不悦和反弹,而在刘璋这一边,也会对曹操的招揽很是尤豫。
在刘璋看来,曹操已经和张鲁站在一边了,而张鲁又是自己的仇人,若是自己归顺曹操,会不会被曹操出卖,这也是不得不思考的顾虑。
好在此事戏忠和贾诩早已经知晓,并给出了解决方案,突破点就在张鲁身上。
曹操以一个破天荒的礼遇,得到了张鲁的谅解。
那就是传教权。
曹操允许张鲁保持天师道的道统,并在日后入京之后,在京城和北方传道。
当然,这种传道需要在朝廷的监管之下,可这对于张鲁来说却是天大的恩惠。
原时空中张鲁本来就有意投降曹操,是张卫坚决不允,这才有了第一次阳平关之战。而传教权则是战后张鲁投降曹操之后,得到的恩典奖励。
事实上如果曹操早点拿出这个奖励,张鲁的投降之心只会更加坚定,就连张卫也会尤豫是否还要坚持,曹操很可能最后能不战而得汉中。
无独有偶,如今的曹操为了破局益州,同时拿下张鲁和刘璋,在戏忠和贾诩的建议之下,还是拿出了传教权这项法宝来说服张鲁。
张鲁在得知曹操的打算后,最初显得十分震怒,可在看见曹仁的四万大军之后又重新冷静了下来。
如今汉中可用之兵也就他身边的三千道兵了,就连黄金戍那边都靠教兵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