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精彩小说网 > 我父刘玄德 > 第241章 两封书信

第241章 两封书信

首。

但左将军的位次,却是在右将军之上的,甚至部分地区的左丞,也是高于右丞的。

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军功集团的冲击。

军功集团承袭秦制,是以左为尊的,和汉代以右为尊不一样。

可偏偏汉武之后,汉朝四面出击,大规模战事无数,造就了一批以秦制为模版的新型军功贵族,然后带起了左尊的风气。

可两汉的豪门士族为了维护自己的道统和利益,继续以右为尊,才会形成这种矛盾的局面。

但大体上,因为豪门士族掌握了话语权,所以在他们的影响力之下,当时的语意取向依然遵循“古制”,并继续倾向于“尚右”。

这一影响极其深远,哪怕到了后来官方以左为尊的隋唐时期,“左迁”依然代表了被贬官的意思,其影响力可见一斑。

同样,在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左右到底以何为尊,则要看主上的喜好了。就好比魏国和季汉,都是以左为尊,而东吴却以右为尊。

半刻钟后,袁绍从后堂中转了出来,脸色沉静,手里捏着两份帛书。

走到主位上坐下,群臣同时参拜。

“诸君请起。”

袁绍挥了下衣袍,将手中帛书放到了案几上。

群臣礼毕,却不见袁绍说话,下面群臣忍不住面面相觑起来。

袁绍也不阻止,只是坐在那里看着。

直到田丰挺身而出,询问道:“明公,不知召我等前来,所为何事?”

听到田丰开口询问,堂上重新安静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袁绍身上。

其实袁绍此时是最尴尬的,但他没法说。

因为事实证明了不参与勤王的后果,有多恶心人。

田丰询问了之后,袁绍就不能再保持沉默了。

他故作高深道:“之前朝廷论功行赏,分封扈从天子东归的诸将,此事诸位都已经知晓了吧?”

袁绍这话一出,堂上变得更加安静了起来,几乎落针可闻。

场上的都是聪明人,如何不知道袁绍可谓是颗粒无收。

曹操得了头奖,获封了大将军,总览朝政。

刘备得了次奖和里子,获得骠骑将军,还特旨加了大字,同时要都督东南豫、徐、扬三州,可谓是拿到了最大的实利。

就连杨奉这种白波贼出身的西凉武将,都混到了车骑将军。

在袁绍兵锋之下,颤颤巍巍苟且一方的河内张杨,也得了位比三公的卫将军名号。

听说接下来还要再大赏群臣,封赏一批名爵,保底都是列侯。

可偏偏袁绍竟然颗粒无收,连个嘉奖的旨意都没有。

前些天消息刚传来时,州府中当日就打死了好几个下人,被拖出城外乱葬。

可见袁绍为此事是发了大火的,而且还很尴尬,只能在府中下人身上出气,甚至都没法和臣子商量。

不提坚持迎奉天子的沮授、田丰、审配的河北派了,就是郭图这拒迎派的领军人物,袁绍一样没脸见他。

毕竟真正第一个在袁绍面前提出迎奉天子的,可就是人家郭图啊。

随后在得知袁绍忌惮敌视献帝,担心献帝勾结河北士人架空自己的心思之后,郭图又立刻改换门庭,一个华丽的转身,成为了拒迎天子派的魁首,更为袁绍拿出了理论依据:“汉室陵迟,为日久矣,今欲兴之,不亦难乎!且今英雄据有州郡,众动万计,所谓秦失其鹿,先得者王。若迎天子以自近,动辄表闻,从之则权轻,违之则拒命,非计之善者也。”

尤其是最后这一段话,把迎奉天子的缺点说的非常清楚,完全体现了郭图媚上谋身的实力。

在历史上,曹操就被这段话折磨的痛不欲生,后期甚至躲去了河北邺城。如果不是汉献帝手段太次,曹操还真有不小的可能为汉献帝做了嫁衣裳。

人郭图都这么努力了,袁绍哪里有脸去怒斥郭图失算?

袁绍自己也是要脸的,他还担心伤了忠臣郭公则的心呢。

因此,天子大封诸侯的事情早已经传遍了邺城,但不论是袁绍,还是其麾下的河南、河北派臣子,都仿佛没有这事事似的,大家都装作不知道。

倒是没想到袁绍居然主动提起这事情了,还大张旗鼓的把大家都给找来,难道是有了什么意外?

天子给明公的加恩到了?

沮授和田丰对视了一眼,可明显不像啊。

“诸君,我这收到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