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数万流民,如此一来,几乎可以一扫而空。
这对于刘备的执政名声也是一个极好的政绩。
不过如此一来,刘备明年的军事行动就要非常慎重了。
除开广陵不算,北方的徐州军哪怕依托水路补给,郯城的粮食也只够进行一到两次的防御作战。
而广陵的粮食也的确不能动,这是干预江东的必备物资,要是动用了,那除非刘繇能提供徐州军的粮食补给,否则刘封就只能看着扬州风云变化,而无力干预了。
“那就暂定七千户吧。”
刘备仔细思考了之后,做出决定:“咬咬牙,挺过今年,明年有了这一万多户的民屯,日子可就要松快多了。”
刘封算了算,再增加七千户民屯这个数字,确实差不多是力所能及的范围内。
于是刘封也表示了同意。
随后,他想到了个事情:“父亲,屯田民户最好还是安排在襄贲三县,充实这里的人口,而且离开郯城也近,也方便您随时检查。”
刘备欣然同意,三个县现在总共才五千户,这数字可真太少了。
在灵帝时,东海国总共有十三个县邑,十四万八千七百八十四户。
平均下来,一个县能有一万多户。
虽然有些县邑人口多,有些县人口少,可再少,也总有几千户居民的。襄贲、兰陵、承县都是地处平原,依湖靠河,土地肥沃,就算放上三四万户也是能消化得了,而且还能遮蔽郯城西面,自然没有必要再另外找地方民屯。
“父亲,我此次带回来两位贤才,一人名为步骘步子山,一人名为卫旌卫子旗,二人都有理政之能,可试用之。”
刘封举荐道:“尤其是步骘步子山,此人性格宽雅深沉,能够折节降志,屈己辱身,却又坚守底线。识大局,知进退,更兼文武双全,日后可当重任。”
随后,刘封将步骘和卫旌拜访焦矫的事情托盘而出。
刘备听完之后,点头赞同道:“如此来看,这步子山确实不同一般,能屈身守份,却又不自轻,可为大丈夫也。只是这卫旌性格着实不行,拜会焦矫乃是为求自保,既为此拜访,如何忍受不了半点折辱?若是当面翻脸,岂不是背道而驰?”
“况且步骘所为,乃是正理,可他却迁怒挚友,何其谬也。”
刘备下了决断:“卫旌此人,心性不正,性格轻浮,有求于人却又自恃傲骨,封儿日后须当注意,切不可重用其。”
刘封本就如此打算,自然立刻应诺。
父子俩于是定下,让卫旌去承县当主簿,而让步骘去给鲁肃当副手,同时修书一封给鲁肃,让其多给步骘机会,锻炼一下对方。
随后,刘备和刘封又言归正传,定下扩军名额。
陈登、田豫、臧霸、牵招,各四千人满编,驻扎要地,自不必提。
郯城的中军,包括刘备的亲卫军,关羽、张飞两个军,许耽、章诳手里的两三千人,最后就是东海郡国兵五千人。
东海郡兵削减到两千人,许耽、章诳手里的两三千丹阳兵,正好趁着这次扩军一并消化掉,章诳若是愿意,可继续带兵,许耽则调到州府安置。
此时,刘备已经有了足够的底气去动许耽,料想许耽也不敢有半分反抗。
可这么一来,刘备的亲卫,关羽、张飞三军,仅有一万两千人,要是扩军,夏侯博可以单独统领一军,其他就没什么合适人选了。
刘备反倒是问起来刘封有没有合适的人选推荐。
客观的说,刘封这里倒是人选多的很,太史慈、徐盛,董袭,甘宁,周泰,蒋钦,潘璋,都是虎将。
只是这些人都是初来徐州,没有功勋。
也只有太史慈和徐盛、潘璋三人可以提拔成一军之主,其实潘璋还是要差点资历和功劳的。其他人能独领一部千人,就已经是厚恩了。
况且刘封也有自己的小心思,现在若是举荐给了刘备,很可能就成刘备的部将了。这些人可是自己费尽心机招揽而来的,刘备也默认安排给自己了,这时候若是举荐出去,那肯定得还给刘备了。
好在刘封很快就想到了个办法。
“父亲,既如此,何不增加一军之兵力。”
刘封斟酌道:“其实在儿子看来,臧太守、国让叔叔所在的鲁国和任城在地理上深入兖州腹地,虽有水道相连,可距离着实不近。”
“以臧太守的任城国为例,就有任城县和亢父县两个要地,缺一不可。四千兵马,着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