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精彩小说网 >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559章 押注

第559章 押注

这也没什么不好理解的。/E_Z\晓`税!网/ ~首!发-

——封建时代,赌注最大、汇报最丰厚的赌局,永远都是押宝储君。

从吕不韦‘奇货可居’,以秦公子嬴异人为‘奇货’,最终换回秦国相位为回报开始,华夏文明的基因之中,就多出了这么一个极端特殊的赌局。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类赌局也从最开始的:赌不赌都行,赌了有高风险高回报,不赌则没风险没回报,逐渐演变为‘不赌不行’的强制性赌局。

这也同样很好理解。

好比说,你是一个功侯后代家族的家主。

虽然多少有些没落了,但也终归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在朝堂内外,也多少有些话语权,或者说是威望。

在这种情况下,关于储君的赌局,就不是你愿不愿意押注的问题了。

——押注押错了人,你自然要被未来的储君,乃至天子秋后算账;

可不押注,你也同样会被未来的储君、天子问责:凭啥不押我?

啊?

当年凭啥不帮我坐上储君之位?

退一万步说——就算侥幸碰到一个脾气好的储君、天子,你不押注的举动就算没招来秋后算账,也至少会被有意无意的疏远。

而功侯、贵族之间的竞争,也是同样激烈的。

汉开国元勋功侯一百四十七家,能入主朝堂中枢,为三公九卿者,满共不过二十人。

这还只是开国元勋家族。

自太祖皇帝之后,孝惠皇帝、吕太后、太宗皇帝、孝景皇帝——每一代汉天子,也都有新封的外戚恩封侯、军功武勋侯。

甚至就连当今刘荣,才刚即位不到五年,都已经封了好几个军功侯!

博望侯程不识,更是接连得到溢封,彻侯食邑超过五千户,俨然跻身顶级彻侯之列!

掰着指头算下来,自太祖刘邦至今,汉家前前后后,至少封了将近三百家彻侯!

这,也仍旧只是最顶级的彻侯一级,稍次一级的关内侯,以及人数更多的封君群体,并不包含在这三百家当中。

那么,这三百来家彻侯,至少同样数量的关内侯,以及数以倍计的封君——总数超过一千家的勋贵家族,如今还有多少尚存?

答案是:不足四百家。

如今汉室,尚还存在的彻侯家族,也就一百家出点头。

关内侯也同样百八十家。

封君二百来家。-删_芭_看-书,蛧′ *追`蕞·新+漳?节-

怎会如此?

汉家前前后后,封了将近三百家彻侯,这才过了五六十年时间,怎么就少了三分之二?

彻侯、关内侯、封君加在一起,超过一千家贵族,如今怎么就只剩下不到四成?

答案显而易见。

——那些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勋贵家族,自然不都是‘绝嗣国除’这种不可抗力的因素,而失去了贵族身份。

事实上,自有汉以来,绝大多数失去爵位的勋贵家族,都是因罪失国。

问题的关键,也就在这里了。

在如今汉室、在这个时代,因罪失国,其实是一件非常离谱的事。

因为汉家如今的法律体系,仍旧是极为典型的封建法律。

何谓‘典型的封建法律’?

无法做到一视同仁、同罪同责,无法做到‘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便是典型的封建法律。

而且,不同于其他时代的法律,对贵族阶级保有隐形的、不可言说的、上不得台面的暗中偏袒;

如今汉室的法律体系,是把针对贵族阶级的照顾,白纸黑字记录在法律条令里的。

同样一个罪,奴隶犯了必死无疑,农民犯了就大概率是判处死刑,但允许缴纳罚款,或以爵位抵罪;

也就是这个奴隶犯了必死、农民犯了要判死刑的罪,官员犯了,便顶多是免官罢黜,遣返回乡。

地位更高的贵族,那基本就是连流程都不用走了——官府直接开个罚单,让贵族把象征性的罚款一交,事儿就算翻篇了。

这种情况的存在,固然是封建时代无法避免的弊病,却也是封建统治阶级有意为之。

为的,则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从高到低,一层层构建不同地位的特权阶级。

从积极地方面来讲,构建特权阶级,是给底层民众一个向往、一个盼头。

——你看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