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夫人因为弟弟升迁了江西总兵,带着儿子去贺喜了,家里的摊子交给了子骊,现在王家上上下下上百人,一天大小几十件事全都落在了子骊一个人的身上。她每天寅时起身,在二门里面的花厅上点卯议事厅,分派一天的差事家里的下人回话,领差事全在辰时初刻,等着天上的太阳升到了树梢上一天的事情也就分派完了。大家各自领了差事回去办事。等着晚上戌时子骊带着管家娘子们巡查各处,上夜的交钥匙关大门。平常还有人情来往,宾来客往各种的人情,更有老太太和老爷子,还有王定乾和王子骥母子日常生活。正巧赶上王子骥的婚事迫在眉睫,子骊还要分神过去帮着婶娘料理琐事。因此唐夫人虽然回娘家看望,王家上上下下依旧是余有条不紊。
王家上下人等看子骊的行事稳重平和,公正明白,都在底下称赞子骊能干贤惠,也不知道哪个有福气能娶了去。
贾代善眼看着距子骊要启程回到金陵日子一天近似一天了,可是王长春和王定乾父子两个好像是泥地里面华丽丽的泥鳅,一旦是贾代善试探着提起来贾政如何的好,他们家还想和王家做成真正的亲戚,这对父子立刻就开始顾左右言他了。对着王长春的太极功夫贾代善很是无奈,可惜人家的太极功夫比他过硬,贾代善只能无奈的认输,失落的想:这个天大的人情算是白送了,自己功亏一篑只能怨自己胆子小。当初皇上身边的魏朝忠在金陵的时候,他就该悄悄的给王家去信叫他们早有准备。若是如此王长春父子定然会感激他的通风报信。自己却是犹疑不决,一直拖到了最后时刻。若是那个时候我王长春会错了意,后果不堪设想。自己虽然更安全可是王家依旧很危险,要是当初——贾代善有点悔不当初。他自认自己做官能力不错,只是性格优柔寡断,才不能在仕途上更进一步。
“那边王老爷子请爷过去说话。”外面小厮通报进来,王长春要他过去,贾代善以为是王长春请他过去闲话,也就没放在心上。他随便换了件衣裳,带着个小厮就随便的踱着过去了。
王家的人早就在院子外面等着,见着贾代善出来,王信上前打千道:“我们老爷子今儿得了一坛陈年佳酿说给别人喝就糟践了好酒,老爷子想了一圈还是觉得国公爷最识货。特别在园子里面预备了一桌子小菜,请国公爷过去小酌几杯。这几天园子里面的桂花开得好,就在临水的水榭上预备的席面。”
“你们老爷子好兴致,我叨扰了这些日子本该是我做晚辈孝敬老爷子。谁知先沾光了。”说着贾代善跟着王信一起到后园去了。
桂花树下,王长春和贾代善酒过三巡,两个人都有了点微醺之意,忽然王长春端着酒杯对贾代善说:“你方才称赞这个酒好,却不知道我还有更好的呢。”
“这个百年陈酿已经是天下少有了,人生能得见一眼已经是造化了,晚生能有幸尝上一尝,已经是死而无憾了。再有什么宝贝都赶不上这个了!”贾代善的舌头都有点大了。
“唔,我家二丫头你看如何?你若是觉得她还能看得过去,我就把她许配给你的小儿子可好?”王长春微眯着眼,他也不看对面的贾代善只是靠在栏杆上望着水面的涟漪。
贾代善大吃一惊,是什么叫王老爷子忽然做出决定呢?
第55章 来如此
王家老爷子当然不是喝多了脑子发热擦做出来的决定,今天宫里传来旨意,皇后娘娘邀请京城的命妇们去南苑欣赏秋菊丹桂旨意发到王家,传旨的太监还特别嘱咐了一声:“皇后娘娘好久没见你们府上的二姑娘,叫老太太带上她一起进去。”既然是皇后张嘴了,王家人也不能装傻,可是王长春却是脑筋多转了一圈。按理说皇后不该再叫子骊进宫,这一去不是皇后要给子骊说婆家,就是别有文章。
太孙殿下这几天怏怏不快的脸浮现在王老爷子眼前,他心里一激灵,他的宝贝孙女有危险。皇后娘娘自然是心疼孙子,太孙殿下对着皇帝给选的太孙良娣没什么好感,这个事情长着眼睛的人都能看出来。当初册封的旨意下来,皇帝叫群臣去东宫贺喜,谁知百官兴冲冲的跑到东宫,太孙殿下确实姗姗来迟,一脸不情愿的坐在宝座上接受大臣们的祝贺。等着告辞的时候,太孙叫住了王长春,两个人四目相对却是不知该怎么张嘴,最后还是王长春先打破了沉默:“殿下大婚之期就在眼前应该高兴才是,有道是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人生快事何来的怏怏不快呢。而且亲事是陛下亲自指定的,作为小辈自然应该顺从。”
太孙张张嘴,很艰难的挤出来几个字:“王公,我,我实在是对不住王公。”太孙一脸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