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为青春播种,让青春开花结果。
这哪是什么致青春,这简直就是致新概念呀!
可是新概念大赛明年才会举办,现在出来这样的文章咋办?
“这个学生报,简直就是乱来。”一个老学究说。
“这不是添乱吗?你看看这点评,直接就用上了新概念这个词了。胡闹!”另一个老学究道。
一个年轻编辑却说:“不过这篇文章写的是真不错。虽然稚嫩却道尽了青春,青春不就该这样吗?”
“写的是好,很难想象这是出自于一个少年之手。我越来越看好我们的新概念大赛了。”一位女编辑说。
最终他们研究决定,给肖遥写一封信,希望在新概念大赛举办是可以拿他这片文章宣传。
同时,他们也邀请肖遥参加第一届新概念大赛,希望他能有好的表现。
至于征用的稿费嘛,组委会很大方,直接给了一百块。
而肖遥这个名字也不知不觉的进入了不少编辑的视线。
当肖遥接连收到两份邮件时,他也懵了。
学生报给他寄邮件说明他的稿纸被刊登了,他理解。
可是这个新概念组委会是几个意思?
将学生报的邮件打开,里面是一份刊登致青春的报刊、一份勉励信和一张20元的稿费领取凭证。
“20块,这年头稿费这么高?”肖遥不由惊呼。
他依稀记得这个年代像这种短篇作文投稿一般也就几块钱的稿费。
这可是给他翻了4倍呢!
难道自己写的真有这么好?
有些困惑的肖遥又打开了新概念的邮件,他直接当机了。
信件的内容不长,大意就是他的文章和新概念立意很是吻合,希望征用。
同时,组委会邀请他参加98年的第一届新概念大赛,并希望他能够取得好成绩。
而最吸引他的却是那一张写着100元的稿酬凭证。
肖遥没想到他试水的一片作文居然会有如此效果,难免有些激动。
有了这120元的稿费打底,相信父母是会同意给他办身份证的。
等有了身份证,办起事来就要方便的许多。
成功的迈出了第一步,肖遥又惦记起了自己的4号矿洞。
算算时间,刘强已经走了一个多星期了,也该回来一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