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婶眼眶也有些湿润,她慈爱地望着于易,这小易之前是她家老刘跟大宝二宝从山里抬回来的。
经过这些天的相处,她知道于易表面嘻嘻哈哈性格跳脱,可这孩子重感情,谁对他好他平日里绝不会挂在嘴上千恩万谢,他都是牢牢记在心里,只等着有一天滴水之恩 涌泉相报。
那狗獾,那玉米,还有今天的这一顿丰盛的早饭,这些事情,桩桩件件,刘婶皆是看在眼中,记在心里。
于易总笑言:这是在报大家的救命之恩。可刘婶知道,大宝二宝也明了,这乱世,人命如同草芥一般,他们见过太多次卖儿卖女只为一口饱饭的事情了。什么救命之恩,那只是小易的说辞,他这是在救大家伙的命呐。
于易拍了拍大宝的肩膀,蹙眉道:“大宝哥,你救过我的命,咱们之间就别提什么报答不报答的了,我于易自认不是什么大善人,别人怎样待我,我心里有我自己的一笔账。”
稍一停顿,他把蜡烛放吹熄,嘴角上扬微微笑道:“我孤家寡人一个,对黄白之物没有什么追求的,我只想让我身边的人都过上好日子。”
此时屋里众人没有谁能真正理解他的心境,他要是想发财,回到现代世界随便搞点什么稀罕玩意儿拿过来一倒手立马暴富。
他对这些真的兴趣缺缺,拥有全世界却失去最亲的人,这种刻骨铭心的经历让他看明白了很多事情。他现在只想让这些真心待他好的人过得好一些,授人以鱼自然不如授人以渔。
见气氛有些沉重,他整理了一下情绪,笑着继续说道:“大宝哥你一会去村里通知一声,就说我于易高价收购鲜花,让闲着的大姐大婶别呆在家里拉呱了,赶紧出去采花换银钱了。”
大宝点头应是,他对于易现在是言听计从,不提他对家里的恩情,就是他那化腐朽为神奇的本事,就足以让人折服。
因为之前也没有谁收购过鲜花,故没有什么经验可供参考,大家就鲜花收购的价格讨论了一番,最终敲定暂时以十五文每斤的价格收购,后期有经验了再调整。
“刘叔,你帮我召集村里的有力气的青壮,帮我在村西侧那块碎石地平整出一块地基,我准备盖几间大房子当作咱们的日用品作坊。你就说工资日结,现在暂定为每人每天一百文。”
一百文?!现场所有人都惊呆了,现如今村民除了地里的的春耕播种,大家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打点野菜节约粮食,基本没有什么收入来源。
大山前些天倒是找了一份在城里给人造房子的临时工,一共干了半个月,最后工钱结了三百七十五文,再刨掉在城里的吃住开销,总共带回家两百文。就这在村民眼中已经是很不错的收入了。
现如今在自己村里干活,节省了额外吃住的费用,这一百文钱是实打实的揣进兜里的,要是工期长些,一个月就能收入三贯钱!
童小朵脉脉看着意气风发的于大哥,白皙无瑕的脸上浮起一抹红晕,这样的于大哥真的是无比耀眼。
待到众人散去,他将准备收拾碗筷的小朵按坐在凳子上,又叫来小根还有小叶子,他笑道:“都坐好了,我们来开个家庭会议。”
三姐弟互相交流了一下眼神,小朵她们对于易时不时冒出的新名词已经见怪不怪了。
童小根看到竹匾里还有剩下的饼子,他偷瞄一眼于易,见大哥哥没有注意到他,他偷偷伸手朝竹匾摸过去。
“啪!”小叶子拿起筷子在他手背上敲了一下,低声警告道:“老实一点,听大哥哥训话!”
童小根缩回手,捂着被打的手背龇牙咧嘴,在小本本上又记上了一笔。
于易朝小朵问道:“小朵,后山腰那块地里玉米已经一尺多高了,明天要带上小叶子她们去疏苗了,每一塘只留一棵最壮的,多余的全部拔掉。”
这大乾王朝战争频发,土地抛荒严重,但是良田基本都被大地主兼并,桃源村开始是由逃荒的人在此定居形成的村落,村里的土地都是后来开垦出来的荒地。
靠近水源的田地最是抢手,山腰处的地最是贫瘠,平时浇灌是个大问题,基本就是靠天吃饭,所以人口多的时候后山腰的土地也都被开垦出来,近年来天灾人祸,人口锐减,后山腰的田地基本都被荒废了。
现在于易在那里种上了玉米,玉米不像麦子那么娇贵,肥力一般的土地,玉米的产量也能达到六七石,要知道良田里的小麦差不多每亩也就将将超过一石的产量。
而且玉米地里还可以套种花生,花生是极好的油料作物,可以为以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