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封地的事情吗?
商於之地是秦地的南下路线之一,楼令当然想要楼氏占据那一片区域。可是吧?当前的商於之地开发程度有限,统治的成本极大,开发方面并不容易。有一天晋室取代周室,实施了分封之后,智氏想不开发商於之地都难。步入战国时代,再进入一统战争,以为楼氏不会兼并智氏?到时候智氏的努力成果会落到楼氏的口袋之内。列国总是将目光互相盯在对方身上,不愿意去兼并异邦,其实就是看上了现成的开发成果。楼氏的工具有可能普及出去,他们的势力范围圈在开发程度上更高更好,肯定会让各方的国力得到增加。那就涉及到一个养猪再收割的理论了。当然有前提,既是楼氏要在各个方面保持领先,才有进行收割的实力。为什么楼氏有了火药却不用?其实就是一旦使用,有一天必然泄露出去。大家都有火药,学会了在军事上的使用方式,日后的一统战争会打得多惨?一直以来,楼令都将火药当成了最后的杀手锏,只有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使用。有掌握火药制造工艺的这么一道杀手锏,哪怕受于材料的限制无法打造枪械,大炮的制作难度却是不太大,制作手雷的难度更低,楼氏的军队仅是列装火炮、手雷,统一之战势必会是一个摧枯拉朽的过程。楼令为什么不想着在自己活着的时候完成大一统?简单因为他将事情看得太明白。事实就是楼氏作为臣子可以强大,楼令这一代的武力再强也不具备大一统的资格。那需要楼氏在家族的统治被认为一种理所当然,先有数量足够的忠实拥护者作为基本盘,不是说失败一次就要分崩离析。苻坚就面临那样的局面,看似前秦统治者极为广袤的疆域,好像得到了各族的爱戴,结果一场“淝水之战”失利,偌大国家立马分裂成大大小小无数块了。秦国够强大吧?他们还是奋六世之余烈完成大一统,可是关外人心从未归附过秦廷。现如今的楼氏不会比战国后期的秦廷更好。所以,在楼令这一代使用武力完成大一统,不管拥有什么武器,人心不在朝廷这一边,完成大一统也只会是一个表象,只差一个人的呐喊,帝国就会遍处烽烟了。楼令认清了现实,没有作为一国之君干一统天下的野心。推动晋君周取代周天子,亦或是由晋国完成大一统,两件事情成功的概率都不低。晋国是姬姓之国,取代周王室可以给出小宗代大宗的说法,中原人的接受度再低也低不到哪去。换作他姓统治中原?讲事实就是让中原人有一个接受的过程,这个过程所消耗的时间可能还不短。到现如今,楼令太清楚自己需要做什么事情,为楼氏打好基础乃是必行之事,其中包括文化领域上的辐射。因为太清楚自己需要做什么,所以楼令对日后的生活也有了明确的规划。甭管是成为一国之君,亦或是仍在晋国掌权,楼令要干的事情之一就是让世人明白大一统的必要性,将大一统的格局讲明白。现在其实已经具备提出大一统理论的条件,只是楼令也有私心,怕会便宜其他家族。且看楼令能左右晋国到什么程度,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相关步骤的安排。目前最重要的当然还是对楚地构成统治,建设水军也就势在必行。楼令讲了不少关于水军的建设,大体上将建设过程的步骤给说了一遍,后面才谈起另外一件事情。“虽然楚国的主力仍旧健在,但是他们短期内不具备反扑的能力。”楼令注视着晋君周,一脸严肃地问道:“当前已经具备取代周室的条件,君上以为应当立刻执行,亦或是解决宋国、齐国等国家,再进行取代?”晋君周将郤杨排在郤至前面,理由简单到他们是一家人,郤杨才是宗主。实际上,晋国的现有格局让晋君周总有一种会为他人做嫁衣的怀疑,可是又很想从晋国之君转为晋天子的身份。成为天下第一人,哪怕只是名义上,谁能抵抗住这种诱惑?那就很让晋君周内心极度矛盾了。摆明就是卿位家族的实力更强,他们还在晋国系统之内,晋国有那个实力去做成很多事情。不实施分封这种事情,没有前辈给晋君周打个样,哪怕他曾经出现过不实施分封的想法,一定也明白不可能。从秦朝开始,一直到明朝,诸夏大地的分封制度一直都存在,差别就是分封力度的改变。所谓分封力度,就是从汉朝给予诸侯各种实权到明朝的诸侯权力压缩,那样的一个过程。满清没有分封?是的,满清没有分封,有继承权的人被圈养在都城之内。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