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瑶在吃喝上面也没太吝啬。
江天勇从山上打了野物下来,不是野猪,就是野兔,野鸡。
干活儿的人们,中午那顿饭总能混到一顿荤腥。
帮工的村民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
干活积极,和顾瑶他们立刻打成一片。
半个月,房子建成,天气也渐渐寒冷起来。
顾瑶打听过,黑水村其实已经算是地处中原地带,这里富足,既不是江南水乡的奢华,又比不上岭南和塞北的苦熬日子。
这里四季分明,气候还好。
夏天不算酷暑,冬天也不酷寒。
风调雨顺的话,吃饱肚子还是可以办到。
村民都是安居乐业的顺民。
算是一个好地方。
就是土地紧张,不花银子买不到土地,开荒?
能种的地早就没了。
屋子里盘上了土炕,这样冬天的时候用很少的柴火就可以起到保暖的作用。
炕盘上了,屋子里又简单的打了点儿家具,但是村子里的木匠活儿比较多,所以至少要排到年后。
就这么一收拾,各家各户的房子很快就起来了。
村里人盖完房子之后,总算是散了,这年头没人吃暖家饭。
谁家粮食都不富裕,吃暖家饭,不就是坑人家。
顾瑶盖的这间房,连院子带房,占地并不大,房子只有三间。
正房三间是南北房,这样南北通透,冬暖夏凉,而旁边西屋盖了一间厨房。
东屋盖了一间杂物间,也算是柴房。
顾瑶盖房子的时候特意把院墙垒了起来,这样主要是防备靠山上有野物跑下来,当然更是为了防止外人窥探。
不光把医院墙盖起来了,他们家还做了一个大门。
虽然是木头做的大门,但是都是从山上砍下来的,实木做的,这门板很厚外面,刷上了漆,结实的很。
顾瑶还特意在大门上面开了个口子,安了个小门儿,这样方便进出。
连里正他们看了对他这个大门都有些心仪,一般村民的院子都是一个破柴门。
房子收拾好,顾瑶把东西分了分。
她本身也不是吃独食的人,再说自己空间里,只要有种子粮是什么的,绝对富富有余。
就没必要在这些东西上面再和其他人争来争去,况且如果自己不开口说给他们云秀和天勇他们肯定不好意思要,其他村民更不会开口。
一路上走过来多少还是了解相处的这些人,总体来说大家有感情,而且都算是好人。
马车留下了,这年头儿没有交通工具可不行。
这辆马车就放在他们院子里,盖房子的时候特意空出来这么一个能够放马车的地方,还专门搭了一个牲口棚。
把车卸下来,马栓到了牲口棚,屋子里修整修整。
被褥什么的搬进去。
顾瑶把车上炒熟的炒米,每家每户都分了一些,自家分了有100斤的炒米,20斤的白面。
腊肉,腊肠,还有那些蔬菜干儿什么的,每一家都分了几斤。
其实一开始大家都不想要这粮食,想把这粮食直接给了顾瑶,可是顾瑶没收,这会儿大家都要分开过日子,不给点儿口粮,他们都得饿死。
总算是彻底安顿下来,不过李云秀特意盖房子的时候选了和顾瑶紧挨着的邻居。
他们家的户主是李大壮,4兄妹在一个户籍上。
尤其是跟惯了顾瑶更是舍不得离开,这才有了现在这么一处。
而江大勇带着外祖母则是在顾瑶的对门儿盖了一间屋子。
祖孙两个就盖了两间屋,一个院子,外加一个厨房。
马卖掉了,好在其他人不会赶牛车,所以牛车就搁在他们家。
刘金虎无处容身,一路上倒是和王寡妇说的来,两人到了村儿里也没遮掩,直接算是写了婚书。
身上没钱,自然是简单的写了婚书,就算是成家。
胡老爷子和老太太则是也盖了两间屋。
总体来说,众人算是勉强安顿下来。
顾瑶把屋子收拾好,先用灶火煮上了米饭,好不容易能好好的吃顿饭,也算是有自家的房子。
空间里种了不少菜,还有不少山药,因为一直没有找到粮食种子,所以这件事一直没有排上日程。
目前来说她的空间没啥变动,还是那两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