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范马拉山谷的路确实极为残破,一路坑坑洼洼的,夏早一行人一边往里走,一边还得清理。好在周南是本地人,对这片土地极为熟悉,最终不过半天时间,他们一行人便到达了范马拉山谷。
周南住的村子坐落在山谷的最里头,背靠群山,还有一条小溪从村头穿到村尾。
周南满怀期待地进了村子。才发现村里的房子已经损坏得差不多了,他家是是末世前刚建的新房,但是不好好修缮也是没办法继续住人的。其他的老房子就更不用说了,整个村子破败地不行。
周南决定带着儿子就在家里住下了。
夏志平和夏和平在周围转悠了一圈,在村里不远处的山上发现了一处绝佳的居住点。首先这里地势高,一般二般的水淹不上来,其次,不知道为什么,这里的植被郁郁葱葱,这和其他几座山上周围枯树居多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这两兄弟始终想不明白为什么一个地方会出现两种奇景,直到他们发现了,树林深处的一汪泉眼。
泉水叮咚叮咚,潺潺流过。
夏志平喜出望外看向了他大哥道:“大哥,你觉得这里怎么样?”
夏和平点点头说道:“这里不错,只是这车很难上来啊。”
“车没事我有办法,但是我们也不能一直生活在车上,我们可以在这一块地方建一个房,再围上围墙。周南是泥水匠,手艺人,到时我们可以喊他帮忙。”
“行,那我们带他们上来看看。”
两人说定了之后,便带着大家都来这边看看。
最后两家人商量好把房子建在这儿,陈子长几个孩子更倾向于把家安在村子里。毕竟村子里到处都是空着的房屋。虽然倒了不少,但是仔细挑还是能挑出一二破损倒塌的没那么厉害的。
这样也好,大家分开住,夏早也没那么担心秘密被发现。夏早分了2个月的口粮给陈子长,嘱咐他们要好好生活。
第二天,夏和平就带着夏成功在村里转悠找些能用的上的材料往山上搬。夏志平则带着夏成磊砍树,许笑和林华负责清理周围的杂草和小树。
现有的材料只能是建个木屋,夏早和阮晚打算往周围探探地界,看看有没有什么材料能收集。
很可惜的是,夏早和阮晚都已经往周边绕了快一圈了,啥材料都没找着。这附近竟然连工厂的痕迹都没有。夏早现在算是对中华文明的成语地广人稀有了一个很直观的认识。那么大的地方啥人烟没有,搬得很彻底。
夏早这一行人不知道的是,就在她们出发前的几个月,Z国高层发现了水平面在迅速上移,并做出了预测:只有藏地这一片不会被淹没。可是问题是Z国的人口基数太大了,东南西北四大基地自己部队的军人就有几百万之多,再加上各地的民众。藏地这一块根本养不起那么多人,所以Z国高层决定了两种生存思路。
第一种就是最大范围的储存物资,在藏地建立一个完整的避难所,迁入一部分靠近藏地的居民,建造藏城;第二种是在东部基地和北部基地建造大型水上建筑,迁入东西两基地的的居民,建造水城。
藏城在建中,官方征用了藏地的幸存人口。藏地原有的大部分幸存者也早就迁入了西部基地,所以离藏城较远的地方自然就荒无人烟了。
实在是太荒凉了,夏早和阮晚就放弃了,乖乖在家除草挖地基。
大家伙忙了几天,终于把前期准备工作都做好了。
周南和孩子们也都带着工具上山来帮他们盖房子。
地基已经确定好了,现在就是要打地基,他们没有混凝土,本来是想用基础托架的,但巧的是,周南家正好有多余的混凝土。
这属于是瞌睡遇到了枕头,夏早用500斤粮食和周南换了所有的混凝土。
夏志平年轻的时候,可是工程队的,对于打地基心里还是很有数的,于是确定好地基后,一大帮子人就开始打起了地基。
地基打完又开始搭建地板架子和墙壁架子,最后用村里收集来的瓦片安装了个屋顶。他们们人不少,但是搭两层楼的木屋对他们来说难度太大,于是他们便建了120平的小木屋两栋。由于是末世,他们也不用不着什么花架子,也不管好看难看,逮着什么材料算什么材料。
最终,两木屋花费了1个月的时间,终于竣工了。
夏早看着两栋混搭风的小木屋喜上眉梢,这可是她们未来要住好久的房子呢。
按照老规矩,新居落成,要请温居饭。夏志平一家和夏和平一家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