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的巅峰状态,显然还是有着相当长的一段距离的——尽管他也努力地打过一些当世棋手所下的棋谱,但是这些准备工作还明显的不够。
不过不管怎么讲,刚才的这盘棋,李正阳还是找到了一点感觉的。在跟青龙帝国的棋手下棋的时候,由于胜负规则的不同,对手的下法和思路都不大符合他的棋感,有时候感觉那棋下得还有些别别扭扭的——这跟麻将是一样的,规则不同,打牌的思路就可能天差地别。
而对伊藤美静的那盘棋,虽然是他习惯的规则了,但是由于这个女棋手蛮不讲理,拼得很凶,双方的着眼点一直都在各个局部的大杀大砍上,所以也没有找着很好的感觉。
这个阿亮,虽然也是下法凶悍。但是他下的很多步棋还是从全局着眼,这反而让李正阳找到了久违的棋感。
在四周吵吵嚷嚷的环境中,端坐在棋盘前的两个人反而显得很沉静而淡定,形成了十分鲜明的对比。但是这种吵闹,随着阿亮捻起了一粒棋子“啪!”地一声,拍在了空旷的棋盘上,而戛然终止。
对于他的这一举动,李正阳没有什么表情,但是内心里还是有一点感到惊讶的。不仅是他感到惊讶,围观的那些人中,也有极少数的人内心感到惊讶——当然,大多数人是没有什么感觉的,他们的见识不足,只知道这是新的一盘棋开始了。
大家都知道,任何棋类都是要分先后来下的,一人一步棋。那么先走棋的人永远比对手多了一步,所以他就占了很大的优势。对于低水平的棋手来讲,这可能根本没什么感觉,但是到了较高水平的棋手的眼里,那就有很大的区别了。
高水平的棋手,每一步都希望能发挥出最大的效力来。你先走一步,那威力就不可小觑。所以,就连围棋巨匠吴清源都曾经说过:“如果双方把棋都下到极致的话,那么先手不败应当成为真理。”
所以,先走的优势是巨大的,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后世的人在围棋的规则上,才有黑棋给白棋贴目的规定,用来抵消先走的人的优势。
这第二盘棋,阿亮没有经过双方猜先,就抢先拿出一粒黑子拍在了棋盘上,这说明他已经将自己摆在了较弱的一方的位置上了。
就连阿亮自己,也对自己的这一举动有些微微的脸红。但是为了这盘棋的胜利,他也顾不得这么多了。自降身份就自降身份吧,他太想赢下这盘棋了。
这一次,他老老实实地把棋子拍在了对方右侧的小目上。
李正阳沉稳地应在了对方左侧的星位上。阿亮立刻就把这盘棋的第三步棋,下在了李正阳这边左侧的小目上。
错小目?李正阳微微一笑,放弃继续占角的正常走法,挂在了对方的右侧小目上。阿亮立刻占据了此时棋盘上唯一的空角——而且又是一个前后呼应的错小目。
这是上一世的十九世纪期间,曾经流行一时的“秀策流”的布局下法。当年霓虹国的秀策大师曾用这个布局傲立于世,号称黑棋先行不败——但是,在贴目规则出现以后,这个下法日渐式微,原因在于,这种下法稳当有余,却发展不够快。
原以为自己第一局的失败,是因为自己的下法太过大胆和前卫,是因为自己没有全面掌握这种战法的精髓。殊不知,这种相对比较保守的战法,李正阳太熟悉了,也更符合他的心意。
他开始四处设套,不断地引诱对手出击。
如果对手受不了他的挑衅,悍然出击,那就落入了李正阳擅长的野战的路子里去。
如果他继续保守,李正阳就肆意横行,蹂躏侵削对方的势力。
这一下子就打乱了阿亮战前预备的稳扎稳打的行棋策略。
想要继续求稳,就必须忍受李正阳的野蛮的恣意挥霍和狂野的左冲右压;想要反击,又会落入白棋擅长的疯狂战斗之中。阿亮小小光滑的额头上,阴霾密布,皱纹重重,每一步棋都会想得很久,慎之又慎。
但是渐渐地,他发现白棋不仅占据了优势,而且还把差距越拉越大。
再这样下去不行了!
阿亮被逼得不得不悍然出击,想要拼个你死我活。
但是李正阳却又非常跳脱,常置自己受攻击的棋子于不顾,转而进攻阿亮较为薄弱的大块棋子。等到阿亮将自己的阵营补扎实之后,忽然发现,那些前来攻击的棋子又跟他先前受攻击的棋子遥相呼应。
接下来,李正阳越打越顺手,开始全面收网,没用多久就将阿亮打得四面楚歌。
这时候,就连那些围观的人群也都眉头紧皱,默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