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山倒海般的攻势。
至天亮时分,渝川港大部分的陆上防御阵地被攻陷,所有停泊在港口的舰船不是被俘获,就是被凿沉。港口岸上的联军官兵们眼见大势已去,纷纷举手投降。渝川港就此宣告被攻克。
这个消息传到京畿地区,宣武帝大喜过望。他对骆荆山笑道:“你看到没有?咱们没有他江小龙,我们不一样也可以打一场大胜仗吗?”
骆荆山当然不遗余力地猛拍皇上的马屁,什么神武英明,盖世战功、算无遗策等等词汇都毫不留情地往皇上身上猛砸。
但是他们的心里都清楚一件事情:此次攻击作战,他们动用的部队数量之多,根本不是江小龙能比的。另外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他们面对的守军——整个港口里包括船上的人员,连同伙夫、民夫和其他后勤办公人员全都加在一起,总共也不过两万余人而已。
港内船只倒是有数十艘,但是连岸上到船里的物资还真没多少。说实在的,这个战果的政治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它的军事意义。
后世的史书上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官方都在极力宣扬渝川港大捷的伟大意义。
但是在政-治局势逐渐宽松之后,许多的史学家、军事学家都对这一战役的成果表示质疑,认为它被人为地夸大了——当然这些都是后话,咱们暂且按下不表。
在青龙帝国朝廷大肆庆功的时候,联军的官兵们则对这一场战役的结果垂头丧气,倍感绝望。如果说赵家庄的粮食基地被毁之后,他们还能勉强支撑一些日子的话,现在一个较大的港口被攻克,后勤运输保障问题更是雪上加霜,让整个联军的形势立刻就变得严峻了起来。
联军本来就兵力不多,既然渝川港被很快攻陷,难保其他的各个港口还能守得住。
如果海岸线上的港口全都失守了,那么从国内运粮这条道就算是彻底封闭了。
海上的运输线被切断,联军的官兵就会饿肚子。
而就地征粮这件事就更不用想了,京畿及其周边的大部分地区,现在已经掌握在了青龙帝国的军队手中。想要就地解决温饱的问题,已经变得几乎不太现实了。就算偶尔能就近抢到一些粮食,也不过是杯水车薪,无法解决根本的问题。
虽然联军的通讯手段比青龙帝国要先进许多——至少他们有了电报机,虽然说数量极少,而且效能十分的低下落后。但是相比之下,运输手段显然要比通讯手段落后了太多。
连蒸汽机和钢铁船体都还没能造出来,大型舰船就还只能是个遥远的梦想。
联军现在不管是军舰还是运输船、补给船,全都还是老旧的木质帆船。
尽管他们可以将船只造得比较大,排水量上千吨。而且少数的船只已经装备了火炮,有了一定的远距离作战能力。但是对于远洋作战来说,不管是运兵也好、运输后勤物资也好,这种船的效能都是非常低下的。
不仅运载能力不高,而且航行速度也很慢。对于企图立刻跨洋大规模地增兵作战来说,实在是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且远水解不了近渴。
所以尽管联军各国的国内军政两界,都对青龙帝国皇帝提出的非分要求感到难以接受,抵制的呼声很高。但是如果继续战争、尤其是进一步地扩大这场战争,各国的准备都不是很充分。
正是由于后勤运输问题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较好的解决,那么滞留在青龙帝国境内的联军部队的处境,就将很快地变得艰难而且危险。
打下去没有把握取胜、当然更不大可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取胜;扩大战争又来不及;而对方的要求又是那么的高。联军显然进入了两难抉择的艰难尴尬境地。
为了应对这种棘手的局面,联军司令部经过彻夜紧急商讨,决定发动一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以打促和。他们于第二天就集中兵力,突然对定州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定州是天京的门户,被认为是天京东南方向上最后的一道屏障,一向被兵家认为是极其重要的战略要地。如果定州失守,天京将赤裸裸地袒露在敌人的面前。
朝廷也非常重视定州这道门户的防御问题,很早就在这里部署了百万大军,而且还在日夜不停地加固各种防御工事。
联军集结了约四十余万人,分东、中、西三路,对定州进行猛烈的突击。被派驻在定州外围防守的是青龙国大批新组建的地方部队。开战没多久,他们很快就被打垮了。联军在一天之内就打到了防守定州的主阵地之前。
驻守在正面主阵地的虽然是青龙国皇家精锐的常备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