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山是河套附近的大山,山上树木青青,远远望去,那山如一匹骏马。由于蒙古人称骏马为“贺兰”,因此称这座大山为“贺兰山”。
过了贺兰山之后,展现在眼前的,是一片荒凉的空地,空地上有许多长条形的沙堆,在沙堆之间便是绿洲和牧场了。
在东部是海拔高达三千米的山脉,山脉的西山坡上有苍翠的森林覆盖,这里常有野驴、健鹿出入,它们不断地成阵成群地出来。见此情景,成吉思汗按捺不住习惯,顿时猎兴勃发,立刻命令大军停止前进,准备进林子里打猎。
此时,三子窝阔台劝道:“这里山大林深,荒无人烟,若是贸然进到林子里面,是不适宜的吧?”
博尔术也上前劝道:“报告大汗!在一个陌生的地方狩猎,是违反我们蒙古人的狩猎习惯的,何况那位中原真人丘处机早就劝告大汗要节制狩猎了。”
n是,成吉思汗看到绿洲上面成群的野驴在嬉戏、奔跑,他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纵马向那些野驴驰去。
为了让大汗能够尽兴,窝阔台、拖雷等又从林子里赶出来许多野驴,奔到他的马前。
那些野驴一见成吉思汗坐在马上,拦住它们,突然野性大发,有的前趴后踢,乱窜乱跳,有的把驴头一昂,高声叫唤起来,那声音又大又响,吓得林中的鸟兽都往山里逃去。
成吉思汗的这匹赤兔马性情特别暴烈,一见那么多的野驴对着自己大叫不止,忽然将马首昂起,也惊叫着四蹄乱蹬乱踢,连续尥了几个蹶子,成吉思汗一时羁勒不住,竟被掀下来,摔在地上。
窝阔台等急忙赶来将他扶起,大汗疼得呻吟不止,说道:“嗳哟!”
全军将士也立即停止了狩猎,就地扎营。
第二天一早,伴驾的也遂皇后把各亲王和诸将领喊来,告诉他们说:“昨天夜里,大汗神志不安,高烧不退,怎么办呢?还继续进军么?”
这时,大将脱仑扯儿必说道:“我认为,西夏人都是筑城居住的,他们又跑不到哪里去,不如把征讨之事向后推迟一些,等到大汗养好了伤,再发兵也不迟呀。”
当时,诸位亲王和将领听了,都认为这意见甚好,可是,成吉思汗不愿听取这一建议,他坚持说道:“这时候,如果我们的大军撤回去了,西夏人一定会认为我们胆怯,不敢与他们交战,不更猖狂吗?”
博尔术劝道:“大汗的身体要紧,怎能带病前去征讨?不如先派使者前去劝降,西夏人若是乞降,我们再撤兵也不迟。”
窝阔台立刻说道:“这意见太好了,父汗住在这里一边养伤,一边等候使者的消息,然后再决定是进,还是退,这叫作双管齐下。”
成吉思汗只得答应了,说道:“好吧,就派人去向李德旺(夏王)说,看他怎么回答。”
于是,成吉思汗派了一名使者前往西夏国。这位使者转达了他的一番话,结果却扫兴而归,随即向成吉思汗汇报了西夏君臣的回应,当时成吉思汗尽管还在发着高烧,不顾因坠马而引起的浑身伤痛,决心要打这一仗。他对部下说道:“好!听他们说的话有多大!还能再退兵吗?就是死了,也不能让他们说出这样的大话!何况长生天也是听得到、看得到的啊!”
成吉思汗余怒未息,又发下一道命令说:“全军将士每人吃饭时,都要先大声喊道:把西夏人杀绝了吧!把他们杀尽,把他们灭绝!”
这么做,是成吉思汗暴怒的表现,他下定决心,要把西夏人上至父母,下至子子孙孙,全部杀死,消灭得一个不留!
一连几天,被愤怒之火炙烤得浑身颤抖的成吉思汗,指天发誓,要长生天作证,决心宁死不回,不灭亡西夏,誓不罢休,从而加速了西夏国的灭亡。
当时,西夏军主力大多部署在贺兰山以东地区,而西面防守较弱。
成吉思汗每战之前必定要详察敌兵虚实情况,特别是兵力部署的地区、位置,甚至有关敌将的个人身世、为人,以至态度表现等,都要弄得清清楚楚,真正做到“知彼”。
针对西夏的具体情况,成吉思汗命令蒙古大军兵分两路,进攻西夏,他对将士们说:“我们要先打分散孤立之敌,继而歼灭主力,然后再攻打西夏都城中兴府。”
成吉思汗自己率领东路军,进入西夏北境;命令大将速不台带领西路军,向西夏兵力较为薄弱的西部进军。
公元一二二六年夏季,速不台率领西路大军四万人,进攻沙州城。这沙州城位于今天敦煌以北不远处,是一座坚固的石头城。速不台没费多大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