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叫清洁工来做这件事,我花工程师的钱请你来,不希望你把时间浪费在清洁上。yueduye.com这个事情在我来说是学雷锋,是一件好事,但是,在他那里却是另一种结果。后来想,他确实是有道理。当然,从原来的认识到后来的变化,需要一种开放的心态。
另外一种情况是遇到困难的时候,你可能会去问老板。中国的老板会告诉你应该怎么怎么办,然后你觉得这个老板很不错,很有水平。但是外国老板则不一样,他会首先问你“你认为应该怎么样”,然后让你想出三个解决方案并说明每个方案的优缺点,最后让你决定用哪个方案,这样做是因为在他们的观念里,是“我花钱请你来,不是要我告诉你该怎么办,而是要让你告诉我该怎么办,我的角『色』就是把关”。
cko算什么
主采访人:你现在的职位是首席知识官,知识管理这个词也越来越热,而且,我们也注意到,2001年度“世界最受赞赏的知识型企业(themostadmiredknowledgedenterprises,make)”排名中,惠普从第三位上升到第二位,仅次于通用电气。你认为什么是知识型企业?惠普作为第二位,它与后面的西门子等公司相比的优点在哪里,与前面的通用的不足之处又在哪里呢?
高建华:我觉得知识型企业是指这个企业的生命力主要靠知识的累积来创造,因为很多公司的产品很多都是同质化的,而那些好的企业的产品是通过创新实现的,比如索尼,这需要一批非常强的人才来作支持,光有人才又不如能够管理知识的企业做的好,因为管理能让人才互相学习。惠普有这样一种文化,鼓励它的经理到处去讲课,当我们刚刚进入惠普管理层的时候,老总就告诉我们,必须学会把你的知识交给别人,他还会有一套东西保证你做到这一点。这是一种很好的分享知识的机制。
在苹果公司就不一样,这个公司有几个人是大腕儿,关键的机器只有他们能玩得转,如果出了问题,让他们解决,准行,但是大家都不知道他是怎么弄好的,这很危险。
至于优点和不足,其实可能没有特别的说法,这个问题的关键是你去做了,而不是为了获得好一点的排名。
主采访人:首席知识官对其他方面比如营销只会起到一个支持的作用,它有哪些方面的具体工作,它这些支持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高建华:把很多事物流程规范化?这是知识管理的一部分,只有规范化新人来了看着流程去做,不懂的慢慢也就会了。另外一个,我们现在组织的读书会,我们自发成立了70个读书小组。还有,我帮各个事业部门去做战略规划,把一个公司的战略规划白纸黑字地写下来,即使到年底有偏差,我们也可以总结为何偏差。包括很多经理,他的很多想法就会被记录下来,同时他做的很多事情也会有种约束,他在做的事不能是计划上完全没有的东西。
文化悖论主采访人:人们在谈到惠普时,经常会说起“惠普之道”,惠普自己在建设惠普之道时好像包括了六七个方面,像追求盈利、技术、回报社会等,但这几个方面,其它公司也都在做,那为什么只是你们公司可以称为“惠普之道”,惠普跟其它公司做的有什么差别呢?能否一句话概括一下。
高建华:惠普的创始人说:“相信每一个人都有把事情做好的愿望,只要你给他一个合适的舞台。”这句话的背后就是假定人『性』善,中国和国外很多公司都不是这样假定的。既然假定人『性』善,惠普的管理文化里的第一条就是相信与尊重员工,惠普里就永远没有打卡和考勤制度,惠普的很多工具箱,值钱的地方都不上锁,即使你拿回家用,也没人遣责你,它认为既使是在家的发明也是对公司有用的。惠普相信每个员工可能家里有些特殊的事情,晚来和早走只要不影响工作,它会给你这个自由,因为你是知识员工,知识员工你要他一天8小时坐在公司,只要他脑子不转,他对公司的贡献是零,出于对员工的尊重,启发他的善心,这是很重要的。一个人跟高尚的人在一起,他就会越来越高尚,你要做什么不高尚的事,自己会觉得惭愧,一旦形成一种场,一种势,这种感觉他才有。
你作为一个管理者,手下的员工是否接受你的理念,这对你才是最大的挑战。
主采访人:惠普的文化太好了,以致于员工离开后就无法适应新环境、无法生存。这是否是惠普文化的一种缺憾。
高建华:并非无法生存,关键是去什么样的公司。我们原来人力资源的总监,现在去了神州数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