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发,有夫无夫,佛且自然在心,但孝却是已然尽了。’
老嬷嬷一张嘴,着实厉害了些。
小尼姑一愣,倒也不是全然不通俗务,只问一句,‘且是为妻为妾?’
老嬷嬷老神在在,‘且看孙少爷喜是不喜。’
小尼姑定了定神,只说,‘无论几何,但求师父康健,如若孙少爷看不上我,也请勿忘谈约。’
老嬷嬷点了点头,满脸喜色,‘定是不会负你。’”
这一段便读完了。
淑妃听付巧言声音清脆,宛若黄鹂,便问笑问她:“若你是这小师父,你待如何断决?”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江林无湖的地雷~
今天努力写一下~争取明天加更!么么哒~
☆、答案
付巧言愣了一下。
她往常读书多半也就是了解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 倒是从未想过如她是那主角会如何抉择。
倒是让淑妃这样一问, 不由沉思起来。
她会如何呢?
当时弟弟重病, 她不也果断卖身入宫,什么都没想么?
付巧言道:“到底亲人大过一切, 若换做是我,想必也会如她那般。”
淑妃问:“不后悔?信了十几年的佛祖,突然要让留发嫁人,怎么能习惯的了?”
付巧言笑笑,一张小脸仿若桃花绽放。
“那也不是什么难事,有道是我佛慈悲,便是佛祖也不会怪罪凡俗见死不救。娘娘别怪奴婢浅见,当年我卖身入宫便也是这般想的。”
淑妃倒是没听过她怎么讲家里事, 如今话说到这里,便有了些兴致:“你当年是如何的?”
付巧言帮她续了茶, 轻声细语道:“那会儿我父母突然没了,弟弟生了重病,我把家里房子家具都卖了也不够给他治病, 正巧小选在即,我听说有银子得,镇上也能把我弟弟安置到荣宣堂, 还能叫他继续读书,我便进了宫。”
她说罢,顿了顿,淡淡道:“娘娘也知道, 我们两个孤儿就算自己顶立门户,也实在不能好过多少。”
淑妃点点头,心下了然。
付巧言这样花容月貌,孤身一人带着弟弟在巷子里讨生活,落到什么境地都不好说。
哪怕她再有本事,再聪明都无用处,到底是年纪轻幼的弱女子,弟弟也不过十岁上下,日子确实也是过不下去。
这也是付巧言果敢的地方。
她知道进了宫镇里就要照顾她弟弟,能进荣宣堂,还能继续免费读幼学,这便比什么都强。
无论她在宫里好不好过,起码他能平安长大。
家国这样大,无数孤儿流离,荣宣堂就那么些屋舍,又能养得了几个呢?
61看书网 w61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