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满城,号为东京城。
但是修建这座满城的砖石木料,却主要来自于辽阳城的北城。
他们就地取材,直接拆除了辽阳北城的砖石木料,很快就建起了东京城的雏形。
然而东京城建起来没多久,严重缺乏安全感且极为善变的老奴又下令,将都城迁往刚刚占领的沈阳城。
结果,辽阳北城被拆毁后不仅没有得到重建,而新建的东京城又很快就被废弃,大量可用的石料木料再一次被拆运到了沈阳城,用于修建新的沈阳皇宫。?墈¨书!屋?晓·税¨蛧^ ^已′发*布!蕞?薪_章!截-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至于新修的所谓新都东京城,只剩下一地鸡毛,成了半拉子的烂尾工程。
率部抵达辽阳城外后,杨振本人倒是很想在第一时间去看看那个后来毁弃不见的“东京城”,但是考虑到要在清虏眼皮子渡河往东有不小的风险,最后放弃了。
不过,到了当日夜里,随着杨珅、刘仲锦率领的炮兵团营主力,还有严省三率领的水师船队主力和祖克勇所部人马,相继抵达之后,杨振马上命令严省三派人过河往东,去实地勘察了传说中一度被当成后金国都建造的“东京城”。
杨振既担心阿济格或长驻辽阳城的萨穆什喀等人会继续利用那个“东京城”,同时又多多少少有点期待清虏的主力能够分兵驻守太子河东岸的“东京城”。
根据之前邓常春的报告,清虏在辽南各地的驻防八旗兵力,加上部分八旗汉军,一共就三四万人而已。
其中,析木城、耀州城、牛庄城、长安堡的清虏驻防兵马大多数已经被消灭了,清虏减员累计已达五六千人。
而剩下的,几乎全部集中驻守在海州城、鞍山城、辽阳城内,其中海州城数千人已经处在被包围的境地之中。
至于鞍山城内的数千清虏,虽然还没被包围,但却处在金海北路团营和金海东路团营安庆后所部人马的严密监视之中。
现如今,在杨振率领主力已经抵达辽阳城外的情况之下,若其撤出鞍山城,他们不仅会丢掉鞍山城,而且会被辽阳城外与海州城外的金海镇军队前后夹击。
所以,他们已经基本失去了与辽阳清虏汇合的最后机会,这也就意味他们在此战中已经发挥不了多少作用了。
如此以来,开战之前整个辽南地区的三四万驻防清虏,刨除掉眼下已经被消灭的、正在被包围的以及因为被牵制而无法北上的,最多剩下两万人。
也就是说,眼下辽阳城内属于原来驻防辽南的八旗人马,最多也就两万来人。
当然了,阿济格从盛京城带来的大批增援人马,确实一举改变了局面。
如果阿济格好好利用他带来的三万多人,老老实实地据城固守,的确会给杨振围攻辽阳城制造相当大的麻烦。
但是,这个英亲王却并没有这么做,而是出兵两万,企图利用杨振新来、立足未稳的机会打杨振一个措手不及。
结果偷鸡不成蚀把米,反倒折进去了八九千八旗精锐人马。
其剩下的人马,加上辽阳城原有的守军人马,数量仍旧相当不少,差不多仍有四万来人,但是其锐气已丧。
如果这个时候,他们还是贪大求全,什么都舍不得丢弃,还要分兵去驻扎在太子河东岸的“东京城”的话,那么杨振将会再给他们一个难忘的教训。
因为,他们分兵驻守的地方越多,就越会摊薄其现有的兵力。
何况“东京城”很小,驻扎不了多少人马,正是杨振最喜欢拿捏的软柿子。
然而,令杨振略感失望的是,严省三连夜派往太子河东岸侦察的哨探在第二日清晨返回后,却向杨振报告,他们在夜里几乎找遍了太子河东岸方圆二十里的所有地方,也没有找到什么“据冈构建”的山城。
只在离河不远的一个土丘上找到了一片几乎只剩地基的城寨遗址。
得到这个报告,杨振有些恍然,想当年这帮人为了营建“东京城”,竟然选择直接从辽阳城的城防设施上拆取砖石木料,那么现如今为了加强辽阳城的城防,自然也免不了要从隔河相望且被废弃的“东京城”废墟上取用物料了。
总而言之,探查清楚辽阳城周边的情况之后,杨振反而可以更加一心一意着手准备围攻辽阳城的事务了。
崇祯十六年三月十七日清晨,杨振下令以张天宝为首,抽调掷弹兵团营的三个营、火枪团营两个营,以及葛朝